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經過一年多基層調研的經歷,李嘉對電信詐騙給民眾造成的危害體會比別人更多一些。被調研小區中的一位楊女士,只因接到所謂銀行客服電話,輕信提升信用卡額度的說法,就按照對方要求輸入銀行卡號與身份證信息,最終造成經濟損失1萬多元。李嘉采訪多人后發現,還有人遭遇醫保卡、意外得兩千元以及冒充公安法院等較為常見的詐騙電話。
想要防范此類詐騙電話卻并非易事,據了解,當前詐騙電話不僅話術口吻會模仿國家公安機關等官方單位機構,而且電話號碼可以通過改號軟件使普通百姓難以辨別。雖然此前運營商在建立垃圾短信防火墻方面取得一定階段性成果,但對于使用改號軟件進行虛擬號碼電話詐騙等問題,運營商在技術權限上仍面臨很大難度。
對此,李嘉認為,當前應加快實施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把所有可能泄露公民信息的主體和渠道納入到法律的監管和懲罰范圍內。政府加強監管、加強多部門聯動,如公安機關聯手銀監部門開辟綠色通道,防止被騙資金被轉走,同時,電信運營商也需加強技術過濾,合力加大打擊力度。
介于目前電信詐騙泛濫態勢,安全專家認為,使用手機安全軟件是當前手機用戶防范電信詐騙最直接的辦法。以國民安全軟件360手機衛士為例,基于6.73億用戶的海量舉報,手機安裝360手機衛士后即可快速識別詐騙、騷擾電話,這同時也可與電信運營商形成良性互補。
此前,360與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騷擾號碼數據庫、惡意手機應用與手機安全研究等多層面展開合作,共同打擊信息騷擾和詐騙。360手機衛士用戶可以將垃圾信息等一鍵舉報至12321舉報中心,并通過360手機衛士獲得處理反饋結果。同時,360也呼吁社會各方攜手,通過政府、運營商、手機安全廠商以及用戶的共同努力,讓更多人能夠在綠色電信環境下暢通交流,享受健康移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