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上求職有風險,個人信息可能被騙子利用。近日,湖北大學2014屆畢業生畢婷在網上填寫簡歷,沒想到招來了騙子。她提醒,畢業季來臨,大學生求職一定要謹慎。
騙子新招:冒充公司“領導”
畢婷去年畢業,輾轉職場半年多,近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3月26日下午5時多,一通電話打到她的手機上。一個操廣東口音普通話的男子直呼其名,告訴她是公司領導,要求她次日去辦公室見面。
上班不久還有些膽怯的畢婷本想禮貌地請教是哪一位領導,但該男子態度強硬:“我是你的領導,你的領導姓什么你不清楚?”此時,畢婷想到的是和領導、同事還不熟,男子的義正詞嚴打消了她的疑問。
不過,她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通完電話后,她問了同事,了解到自己的直接領導是一位女士。這時,她感覺可能遇到了騙子。
不到1分鐘,該男子又打來電話。畢婷假裝詢問他是否知道公司有一位馬姓領導,謊稱“馬總”有文件急著找他簽字,讓他速回單位。而實際上,公司并無馬姓領導。該男子一聽,立刻回答“馬總”確有其人,并表示在外辦事回不去,讓畢婷帶著文件去見他。
正說著話,該男子不知何故突然掛斷電話。過了1分鐘左右,他又打來電話,并急著問畢婷有多少現金,談事情急需錢。畢婷將計就計,佯裝手頭有一大筆錢,要親自送過去,但需要跟“馬總”的秘書通個電話。聽到這話,該男子突然掛斷電話,再沒打過來。此時,畢婷確認真的遇到了騙子。
網上求職有風險,個人信息可能被騙子利用。據了解,現在大學生在網上注冊求職并投簡歷很普遍,但公開的資料和聯系方式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騙子就是利用剛畢業或工作不久的大學生涉世未深、對新環境不熟悉、警惕性低的特點,通過網上簡歷找到目標并行騙。
讓畢婷想不明白的是,騙子是怎么弄到自己的手機號碼、姓名以及許多個人信息的?經過回憶,她覺得,肯定是找工作在網上投的簡歷信息泄露了。原來,去年臨近畢業時,她在許多人才網站上注冊并投了電子簡歷,以便讓用人單位看到。簡歷中,她填寫了手機號碼等個人詳細信息。
據了解,現在大學生在網上注冊求職并投簡歷很普遍,但公開的資料和聯系方式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盡管一些人才網站在求職者注冊時提供了簡歷“公開”或“保密”的選項,但為了爭取更多機會,求職大學生很少會選擇對簡歷信息進行保密。
據記者調查,在求職大學生中,不少人都遇到過和畢婷一樣的騙局。騙子大多操廣西、廣東口音普通話,有人真的上了當。
“騙子就是利用剛畢業或工作不久的大學生涉世未深、對新環境不熟悉、警惕性低的特點,通過網上簡歷找到目標并行騙?!碑呮谜f,“我要用自己的經歷提醒找工作的同學,在網上注冊投簡歷時不要留太具體的個人信息,遇事一定要冷靜,遇到騙子應報警?!?
提醒>>>
求職信息中
勿公開家庭信息
在如今剛畢業的大學生防備心理不足的情況下,求職信息安全問題值得重視。記者發現,近幾年全國各地新聞報道中,多有騙子利用大學生公開信息行騙的例子,且招數不斷翻新。有騙子利用大學生求職信息進行電話騷擾,迫使求職大學生關機,再打電話騙其家人。有騙子利用大學生的網上信息,許諾高薪招聘,實為傳銷陷阱。還有騙子專門搜集求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假以“面試機會”,實施搶劫。
在此提醒求職大學生,莫隨意丟棄自己的簡歷。求職信息中應盡量不公開相關家庭關系及家庭信息。若遇到類似騷擾電話,關機后一定記得聯系家人。同時,不要輕易赴約,并核實相關信息,以免上當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