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哪些信息不靠譜
“朋友撿到一個高考準考證,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白婭倩,考點一中,考場013,座號11,準考證號204101311,請大家幫忙互相轉發,別耽誤孩子高考!”2014年高考前夕網上出現了這則消息,所留電話號碼歸屬地在山西晉城。但是后經媒體記者報道證實 “白婭倩丟失準考證”一事,在陜西、江西、甘肅、安徽等地都出現過,這一“幫忙”不靠譜消息不攻自破。
2014年云南地震發生后,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不少 “云南地震災區祈?!钡男畔ⅰ!拔沂悄衬衬?,我來自某地,我是第某位為地震祈福的人……”許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這條信息,并且大多是以真實姓名轉發、分享。然而,騰訊公司后來發布消息稱,該網頁可能包含惡意欺詐內容。消息一出,令網友們大跌眼鏡,大家紛紛直呼“不靠譜”。
此外,不靠譜的偽科學養生健康知識最“坑爹”。太原師范學院的學生思源最近很苦惱,剛剛開通朋友圈的老媽經常和她打電話訴說一些這樣那樣的 “健康知識”:“自從開通朋友圈以后,媽媽今天告訴我女孩吃西瓜太寒,明天又告訴我,微信上某某說可以多吃,補水對皮膚好?!?
山西醫科大學教授楊高潮認為:“最怕大家輕信與健康、養生相關的不靠譜消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現在對健康生活的要求較高,所以這類消息被傳播擴散的可能性很大?!彼e例說,之前遇到過腳疼的病人,聽信“熱水泡腳包治百病”的秘方,但經過診斷,其癥狀卻是由于血管問題引起,最不適宜熱水泡腳。
這些謊言從何來
近日,《人民日報》上刊發了一篇《偽科學讓“朋友圈”很受傷》的文章。文中提到:造謠傳謠背后往往有商業利益,不少公眾號通過造謠文章博取點擊、出售廣告,甚至直接推銷產品。其實,這些不靠譜信息的制造者往往熟悉網民的心理,也比較精通網絡傳播,他們將信息匯集起來,其目的就是讓特定言論得到最大范圍的傳播。
對此,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新聞傳播系教師成連虎認為:“從源頭上來說,不靠譜消息的制造者必然是為了達到某種利益。這種利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比如一些愛心傳遞或者是健康養生類消息,制造者發起的內容得到擴散和響應,即可令其滿意。此外,這類消息傳播起來簡單方便,隨手一點、成本低廉?!?
那么,不靠譜消息來源如此“勢力”,為什么消息的閱讀轉發者都無法將其“甄別”,導致消息迅速大范圍擴散?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些不靠譜消息大都基于人的心理需求,抓住了人的心理活動,比如健康養生類消息,適應現如今提高生活水平的理念。此外,成連虎認為:“之所以不靠譜消息容易‘立足’,還和現在的大環境有關,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環境污染形勢嚴峻,必然會使人們內心向往健康的生活?!?
“從傳播機制和技術層面來說,傳統的大眾媒體傳播有審核機制,嚴格把關后虛假信息較少。但是網絡和移動互聯網以人際傳播、圈層傳播為主。只要一人群發,就會以病毒式的方式快速傳播?!背蛇B虎說。針對健康養生類不靠譜消息,楊高潮則表示:“經驗性的言論也容易大范圍傳播,老百姓會本能地認為,別人的個別成功案例,自己也應該完全照做。但是經驗性的說法并不適合每個人?!?
怎樣制止才有力
看到類似的不靠譜信息,比如偽科學、謠言、虛假愛心傳遞等,最好先多想想、多看看,查查文章來源和鏈接。要發揮起碼的辨別能力,對于明顯的營銷、詐騙、謠言還是要自覺止于當下。楊高潮說:“尤其是和身體健康相關的消息,要采取批判性吸收。勤問醫生,切不可盲目跟從。否則不僅不起作用,還有可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其他方面的損傷?!?
總體而言,目前我國法律對于網絡中散布謠言的行為,在立法與執法過程中都存在不足。各地對于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造謠者的制裁,也僅僅停留在罰款、拘留等治安行政處罰手段,使得多數造謠者存在僥幸心理。于是,不靠譜消息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傳播。
太原某律師事務所律師智磊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網絡中散布謠言的制裁,所能依靠的僅僅是《治安管理處罰法》及《刑法》中的相關規定。多數法律,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全國人大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只對上述問題做了原則性規定。而《刑法》在這一問題的立法上明顯滯后,未能適應網絡社會發展,存在法定刑偏低、定罪門檻過高等問題。只有當散布謠言行為的嚴重程度符合現有《刑法》犯罪構成要件時,才能啟用刑事制裁。對于大多數尚未越過《刑法》紅線的造謠者,雖然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卻可逍遙法外。所以,當下盡快建立內容較為詳盡的法律法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約束此種行為?!?
成連虎則建議:“主要還是從源頭上制止,比如微信、微博,作為一個信息傳遞工具,應該具備起碼的篩選能力,比如同一種消息被轉發擴散到一定數量時,就會自動進入審核階段?!闭纭秱慰茖W讓“朋友圈”很受傷》一文中提到的:政府在對微信的監管方面,應做好微信公眾賬號的備案,對微信自媒體的言論以及傳播內容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建立處罰機制、提高違規成本,使各微信公眾賬號自覺杜絕謠言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