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永遠等不到的“新股轉讓”
上海市民王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深圳創新投資公司銷售人員”的來電,稱可以幫忙推薦股票。王先生感覺是詐騙電話,但對方表示不需提供任何股票賬號信息,只要按照對方提供的股票購買即可,獲利后雙方七三分成。王先生搜索了一下這家公司,感覺頗為正規,于是按對方推薦的一只股票“小試牛刀”。
第二天該股票大漲,王先生獲利1200元,王先生將400元匯入對方賬戶作為“分成”。當天,王先生又購買了一只對方推薦的股票,獲利600元。這時王先生更加相信對方的“專業背景”、“團隊運作”。
第三天,對方來電話稱公司中到多只新股,為培養客戶欲將5000股新股轉讓給王先生。王先生立即將5萬多元直接匯出,卻再也沒等到賬號里出現所謂的新股。
押金和驗證資金人間蒸發
上海市民徐女士最近看到一個“薦股”網站,稱只要繳1280元會費,就可坐享“后臺”與“莊家”合作拉升股票的收益,保證月收益率60%。徐女士匯款成為會員后,一名自稱“陳老師”的人聯系她,要求再交納2萬元押金,以保證會員不將信息外泄,10天后若沒違規就全額返還,期間這筆押金將作為融資每天支付6%即1200元收益。徐女士將2萬元押金交納后,當天就收到對方匯過來的1200元收益。隨后“陳老師”又來電稱公司財務要驗證徐女士炒股資金,15分鐘返還。徐女士又匯款2萬元。15分鐘后,“陳老師”稱后臺操作拉升的股票已是漲停板不能拋,2萬元做拉抬資金只能返還收益2400元。徐女士這才感到擔心,要求對方返還資金,“陳老師”多次推拖,之后干脆“人間蒸發”,徐女士這才明白過來這是一場騙局。
轉款騙局借了炒股由頭
除了以“薦股”、“內幕”之名騙錢外,還有人將傳統的“信息泄露”類電信詐騙加上“炒股”之名行騙。
上海市民賴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銀行總部,報出賴女士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隨后稱她的賬戶購買了某上市公司一千股,金額為12460元,當天12時要結賬。賴女士自己有股票賬號,為何銀行賬戶會自動購買股票?心里很著急。再次聯系對方,“銀行工作人員”稱賴女士一定是身份信息泄露,并在一名“王警官”指導下去ATM機上將錢“隱藏”起來,賴女士輸入對方發過來的“編號”和“密碼”。沒想到剛操作完,自己銀行卡上的錢就不翼而飛了。
記者了解到,上述這些騙局其實并不新,只是借助了“炒股”這一新由頭。警方提醒市民,切勿相信陌生來電,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