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6月27日,在“2015陸家嘴論壇”上,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出席了下午舉辦的“金融法治與金融消費者(投資者)權益保護”專題論壇并講話。周漢民的演講以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立法與監管為主題,先后談到了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特點與趨勢,全球范圍內互聯網金融監管立法的成熟經驗,以及如何針對中國互聯網金融進行立法監管的初步構想。
周漢民認為中國目前的金融模式具有六大特點: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管理弱、風險大。其中金融立法監管與消費者保護最主要的就是基于降低風險而論。周漢民認為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兩種體現:信用風險與網絡安全風險,目前從業者往往注重前者而對后者認識不足。周漢民認為網絡安全應引起業內足夠的重視,盡量避免發生如攜程泄露用戶信息、支付寶因物理斷網而癱瘓一類的數字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提升第三方支付與P2P網貸平臺信息安全等級也是互聯網金融領域迫在眉睫的問題。
談到通過監管規避信用與業務風險的問題時,周漢民認為從宏觀上講,首先互聯網金融監管不應另起爐灶,而應該納入現有框架的延伸和擴大的范疇中;其次,應明確監管主體與監管標準,最后要將行業自律、企業內控與立法監管結合起來。
以下為周漢民演講實錄:
謝謝。今天是一個有意思的課題,我不能把它作為話題,因為尚在研究之中,但主題應當鮮明。我的主題是“互聯網金融、法治當先行”。今天就討論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議論頗多,有人說是一個現象,有人說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但它的國際趨勢如何呢?
第二個問題,對中國而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應當借鑒怎樣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立法技巧和相關的法治實踐。第三個問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到底有哪些形態,這些形態如何影響未來?最后提若干建議,對互聯網金融法治先行我有怎樣的思考。
如果我看全球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我以為五大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第一個趨勢是移動金融的爆發增長,第二個趨勢是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融資方式去經濟化明顯。第三個趨勢所謂的網絡銀行,是一種多元轉型的狀態。第四個趨勢互聯網金融依據的是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和大數據廣泛應用的推動。第五個趨勢如果做點預測,不能預測太久,但至少可以這么說,互聯網包括互聯網金融對未來人類五十年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就是因為社交元素有了深度的融合。
如果從這五點來展開,我以為首先來看,移動銀行發展叫做移動金融。移動銀行現在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移動終端多元形式的產生,有人說這是一個現象,我以為這是一個趨勢。
第二,去中介化表現非常明顯。我愿意把去中介化四個表現簡單的予以提煉。一是融資的方式日益多元;二是定價的方式和期限的選擇更加靈活,這就是為什么民眾越來越喜歡使用互聯網從事金融活動的原因;三是風險防控,人們關注但是漏洞很多;四是信用體系的建立成了消費者至今十分糾結,但希望它能夠日趨完善。
第三,網絡銀行多元轉型?,F在網絡銀行的線下延伸也好,特色化發展也好,全能化轉型也好,方式多樣。
第四,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驗證了多少年來美國哈佛大學營銷學專家考特勒博士的觀點,那就是需求是可以創造的?;ヂ摼W時代如果可以延伸這一觀點互聯網金融的法治要涉及的是有關金融欺詐,信用是應當得到精確評估的,而運營也是可以不斷優化的。
第五,談一下社交。手中握有手機就握有一個移動銀行。那么社交整個過程當中的支付和應用服務帶動了社群服務,以及營銷在互聯網時代、價值理念和相關運作模式的變革。這是我講的第一部分,非常簡括的說全球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到底形成哪些趨勢。
第二個問題是今天的焦點探討,因為要切題,與本題必須吻合,就是關于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問題?;ヂ摼W金融監管有一句話,也就是全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實表面是參差不齊,而實質上一定程度上齊頭并進,然而國外已經有的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模式,對我國相關監管模式的建立和健全有實際的,我以為也有直接的借鑒意義。
全球對互聯網金融分類大概分為五類,全球的監管有了哪些新的模式呢?一是關于第三方網絡支付。第三方網絡支付當然中國所創下的記錄,全球是矚目的,比如說去年“雙十一”,全民購物節,一天完成551億的銷售額,創下了我們國家也是全球第三方網絡支付日經營量的新高。我要談一下在美國,對第三方支付的管理到底側重什么?時至今日美國將第三方支付納入貨幣轉移業務的監管,它的監管側重是過程,不是側重結構。但同時在歐盟正好相反,在歐盟監管的核心就是監管機構,因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要依法給予明確的界定,由此管理的方式就不同。所以,第一個領域、第三方網絡支付的管理,兩大側重在大西洋兩岸很不同。
二是,對網絡信貸的管理。有人稱之為互聯網小貸的管理方式。美國納入《證券法》監管的范疇,美國的《證券法》監管側重于市場準入的監管和信息的披露。美國有一個重要機構,中國的相應機構也特別重要,就是美國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這一機構是要求互聯網的信貸平臺注冊,從而認定互聯網信貸平臺出售的憑證屬于證券交易。
由于在這一平臺上的注冊成本較高,有許多的潛在市場參與者就難以進入這個平臺。比如一個網貸平臺“Lending Club”,注冊成本高達400萬美元,英國有一個規模最大的網貸平臺叫做“ZOPA”,放棄進入美國市場,因此這一機構重點關注的是網貸平臺是否按照要求披露信息。由此如果一旦出現資金的風險只要投資者可以證明,在發行說明書當中關鍵信息有遺漏或者錯誤,那么投資者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追償損失。
除了登記這個事情之外,還要求網貸平臺應當在相應的州證券監管部門登記,州登記部門和聯邦委員會的要求是相仿的。當然有些州要求更高,比如要求對投資者增加個人財務相關標準,包括最低收入等等。這是在大西洋的一岸,另外一岸對同樣的現象管理就不同,此舉在英國納入消費者管理的范疇,特別是強調行業自律,所以一方面英國的網絡信貸增長速度不如美國,但是行業自律性就比較強。我以為對中國借鑒意義同樣在于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我要提一下英國2011年8月5日成立的行業自律組織,叫做P2P金融協會,正式出臺了P2P融資平臺的操作指引。操作指引基本原則就提了九項,相關的規范發展和消費者保護方面的促進作用就十分明顯。
當然在政府管理方面,目前英國網絡信貸監管硬性法律約束除了《消費者信貸法》以外,還沒有更多的硬性法律規定。在業務準入方面,英國所設立的許多制度同樣值得我們一一來進行甄別,進行借鑒。至于在歐盟,歐盟慣常的做法并不是首先立法,歐盟有過渡性的文件“D”,有人翻譯成指引性文件,有人翻譯成指導意見,歐盟對于網絡信貸對于雙方提供的信息以及各方的義務進行了規定,這是在歐盟,歐盟規定非常具體。
第三,對于眾籌融資平臺的監管。在眾籌融資平臺監管方面,我也舉一、兩個立法的例子。首先舉一部美國法,美國在2012年通過了創業企業融資法案,使得小型企業在美國證券法規要求的同時,要更容易的吸引投資者獲得投資,來解決美國時常關注的失業問題。這一法案放開眾籌股權的融資,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作出詳細規定,這部法值得我們借鑒。
第四,互聯網理財的監管?;ヂ摼W理財的監管,美國的做法主要是對互聯網理財“PP”的監管實踐,可以說出這樣的監管目前到底側重什么?這樣的監管目前側重是對獨立實體進行嚴格的準入監管,但是由于許多做法沒有先例可循,個人認為美國這一方面的監管仍然保持了現狀,保持了相對審慎的對策,尚未作為新興的業態專項進行監管。
第五,在中國實踐不多,但在國際社會立法頗多,就是對比特幣的管理方式,相關的立法,法國走的很早,在2013年就有相關的規定,要求政府核準將這樣的監管納入準銀行之列,受政府直接監管。美國是在2013年3月19日發布一部很重要的規定《關于個人申請管理交換和使用虛擬貨幣的規定》,有詳盡的條文。這是我第二部分講五大領域相關監管,就想說一個基本觀點:這樣的監管方式各異,但是不離初衷,就是今天論壇突出的主題,對消費者權益盡可能做到充分的保護。
第三部分關于中國的互聯網,它的迅速爆發有六個特點。中國互聯網金融迅速的爆發呈幾何狀態不過兩年時間。2013年中國網上銀行綜合超過1000萬億,同比增長22%。而2013年手機銀行交易總額接近13萬億,同比增長了248%。同樣是2013年,支付寶很自信的說,它已經擁有3億實名用戶,一年中完成125億筆的支付,超過1億用戶,主要采取支付寶錢包。支付寶由此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
這樣的發展我以為,我們的金融模式與先進國家基本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但是特點很明顯,有六大特點:一是成本低;二是效率高;三是覆蓋廣;四是發展快;五是管理弱;六是風險大。
人們把我們現在眾籌融資作為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一古老成語的呈現,首先就是成本低。成本低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量,這個成本低是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相關的機構可以避開開設營業網點的資本投入,另外消費者可以在比較開放透明的平臺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所謂效率高就是有吸引力,因為實體銀行,今天我講話很謹慎,完全按照稿子來的,就是為了謹慎。但不得不說實體銀行經常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我就是消費者,這就是我基本的感悟。而網絡金融效率在幾秒鐘可以完成多筆交易,所以我們把互聯網金融稱為真正意義的信貸工程。
第三個特點覆蓋廣,一句話哪里有互聯網、哪里就有互聯網金融。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宣布我們整個上海要盡快實現4G全覆蓋,也就是說金融服務是可以時時刻刻提供,使得覆蓋廣成為現實。
第四個特點就是發展快。發展快不用舉例,2013年的數據就可以看出發展在中國何等快,快到眼花繚亂。
第五個特點管理弱?;ヂ摼W金融企業破產停業很多,我們現在的情形是缺乏準入門檻、缺乏行業規范,因此管理弱就顯得非常直截了當影響互聯網金融發展。
最后一個特征就是風險大。我認為風險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是信用風險,第二個是網絡安全風險?,F在很多人只關心前者,對信用風險講的非常之多,很少有人關注網絡安全風險,同樣是危及消費者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的巨大風險,比如說最近有一個相關企業網絡突然發生事故,這樣的事故就導致許多的信息可能被泄漏,可能從此永遠消失。由此如此需要提醒的就是,在壯大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同時,我們應當非常明了,我們有幾大問題是不能回避的。
一是,我們國家互聯網金融機構監管的法律基本上是或缺的。去年開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我認為全面依法治國至少可以用六個標準來涵蓋何為依法治國。第一個標準就是要依法治國必須要有法的存在,沒有“法”的存在,就沒有依法治國的根基。第二個標準不僅要有法,而且“法”要凸顯它的正義性。今天我們在談消費者保護就是法的正義性表現的焦點。我認為,我們這個領域如果監管缺乏強而有力的依法支撐是不當的。
二是如要立法,法律如何定位。我剛才舉美國、歐洲國家的實踐,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照搬照抄,但借鑒意義不能不重視。
三是監管的主體責任和標準不明確,監管的主體責任和標準不明確其實就是反映在兩個方面。實話實說,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管,這是主管部門要關心的問題。第二個方面互聯網金融機構其實也從內心來說,不太希望別人一天到晚來管。由此可見政府行政體制的改革,自理體系的現代化,該管的要管、該放的要放,就是要依法管理,不是政府垂直下放從中央下放到省市,從省市到地區,應該是從政府相關權力放給社會、放給企業。
最后就提出我今天想利用這個崇高的講壇提的五點建議。一是按照國際上普遍的做法,將互聯網納入現有的監管框架是合理的,現有監管框架就是把互聯網金融看成是金融之一種。應當是在現有框架的延伸和擴大方面來監管。目前另起爐灶似乎不必。
二是應當注重行為監管。我們的監管從行為監管到機構監管都有不同的模式。但是從行為監管來說,美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這四個國家相關立法值得我們借鑒,就是它偏重并注重行為監管。
三是應當根據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勢及時調整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坦率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因此沒有一個金融現象可以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象相比擬。由此立法是首位的,但是如果立法來不及,對現行的相關法律或者說相似法律做細則補充也是可以的。這里有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英國的經驗可以借鑒。尤其是一個國家的經驗,我認為值得提出就是加拿大,加拿大今年年內要立一部法,反洗錢和恐怖活動法,這對于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和反逃稅是有借鑒意義的。
四是行業自律標準與企業內控流程要相互補充。如果說今天的工作需要加強,那就不僅是立法,其實是行業自律、同業工會行會的作用。建議應當成立區域性尤其是全國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工會。我以為這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許多的事尤其是行規應當是行業自己的事。
五是我們國家應當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明確時間表,而且特別要推進。延伸來說,去年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編撰《民法典》,這與討論互聯網金融的法治是完全契合的。我們國家制定相應的《民法典》必須推前,不能落后。
五條建議之后加一小點,現在很流行叫做互聯網+,我就叫做五個建議+。就是關于上?;ヂ摼W金融發展政策如何深化的問題。我們今天的講壇叫做陸家嘴論壇,陸家嘴曾經不叫陸家嘴,曾經通過了陸九條,關于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為上海的自貿區發展戰略配套。我聽說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2月央行和“三會”通過50條支持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到今天我們行將迎來新某某條,有人說叫做新49條,也有人告訴我叫50條。我們不在乎這些,但至少有一條在乎的,就是行將出臺的這些新政仍然是鼓勵類的政策,要把它們落到實處,要使中國的互聯網繼續成為全球互聯網的領跑者,還要跑得好,我們的立法就不能忽略,時機必須把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