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對此,不少網民表示,網民個人信息頻遭泄露,與網民個人安全意識薄弱、部分網絡平臺存在漏洞不無關系,而更重要的是不法分子受逐利驅使,竊取網民個人信息進行倒賣牟利。因此,相關機構和網絡服務平臺要建立信息保護機制,完善內部管理,從制度上堵住漏洞,強化監管,實行追責和問責。同時,重拳打擊信息買賣利益鏈條。
有網民指出,網購、網絡搜索、社交軟件、游戲、在線旅游網站等都成為信息泄露的主要通道。網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敏感信息可能就被盜取,隱私安防狀況令人擔憂。據了解,在網絡安全事件中,電腦或手機中病毒木馬、賬號密碼被盜情況最為嚴重。
對此,網民“丁咚豆子”提出疑問:到底誰是幕后黑手?有網民指出,黑客利用網站服務器的安全漏洞,侵入相關網站,盜取用戶數據庫等信息,然后再將信息賣給“信息黃?!?,通過層層加價倒賣,形成非法利益鏈。在這條產業鏈上,最受青睞的是電商用戶信息,因為這里包括了用戶的地址、電話、銀行賬號、消費信息等等最能變現的資料。
有網民表示,容易成為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源頭”的網絡公共平臺要加強公民個人信息監管,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相關機構和網絡服務平臺要建立信息保護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內部管理,從制度上堵住漏洞,強化監管,實行追責和問責。
在網民“20258”看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還需要網民自身提升安全意識,共同維護良性的網絡環境。
此外,也有專家建議,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法》,用以明確信息保護范圍與內容,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其次是“明確責任主體,完善自律機制”,從職責權限、審核監察層面嚴格要求涉事企事業單位與個人;第三是“建立統一的執法機制,確保法律貫徹執行”,以獨立、專業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部門推動個人信息保護長期化、日?;膶崿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