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簽到給錢!馬云弄的新產品,關注后輸入邀請碼,再去會員中心每天簽到,一分錢也不用投資,就能賺錢,沒有風險……”近日,類似的消息頻被轉發,稱只要微信關注某一公眾號,點擊簽到,第二天就有收益,還能從朋友處不斷獲得收益,每月至少輕松賺5千元。
天上真能掉餡餅?當心是陷阱!
簽到能賺錢 日進斗金不是事?
7月27日一早,有群友發布消息稱:馬云開發了一款新產品叫“微賺XX”,通過微信關注該公眾號,輸入邀請碼6***2,領取會員卡后簽到,第二天即可獲得0.01元獎勵。隨后,該群友還貼出一筆賬單“每天簽到,第1天:0.01元;第2天:0.02元……第20天:5242.88元”照這么算,每天動動手指,不用一個月,可得到的收入比普通員工正常月收入還高。
真有這等好事?
記者關注該公眾號,依照步驟,輸入邀請碼,該公眾號自動獲取記者的賬號信息并加入會員,在公眾號界面,分為“賺更多”、“簽到賺錢”、“會員中心”三個板塊,然而不論點擊哪個板塊,均不見有關馬云開發新產品的任何消息,有關賺錢的內容變為“土豪百度撒錢”的文章,文章內稱,百度公司搞宣傳返現活動,只要推薦其他用戶注冊,注冊成功后會立即收到12元到賬的短信提示,會員再點擊短信內的網址到百度錢包即可提現。為讓文章更具真實性,文章還貼出短信到賬圖片。
貼圖之后,文章忽然換個概念,稱只要將0.01元轉入某小金庫,轉賬成功后,點擊系統發來的短信鏈接,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益入賬,并附上幾張資金入賬圖。圖片上,每隔一段時間系統就自動給該賬號匯入18元,該賬號利用這種方式,幾天內賬號余額竟然增長到3萬元之多,利潤誘人。
記者按文操作,點擊鏈接,發現鏈接跳轉到某私人用戶界面,要求轉賬,接下來頁面要求登錄賬號、填寫銀行卡號等信息并提示輸入密碼。操作后并未見系統回執短信,也未見賬號內資金有變動。
依附企業玩“擦邊球”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最初搜索該公眾號時,僅輸入前兩個字,就已出現許多名稱相似的不同公眾號,這些公眾號簡介內都有關于“簽到賺錢”的信息,隨機關注幾個公眾號,發現這類公眾號布局非常相似,有類似的板塊分布,更甚者連板塊名稱都完全一致。更奇怪的是,不論更換哪個公眾號,點進同類板塊,內容竟高度一致。
據觀察,該類公眾號推廣方式類似傳銷,分為層級關系。由會員邀請注冊的稱為徒弟,徒弟再邀請的為徒孫,會員皆可從徒弟、徒孫處獲得收益。加入者皆自動被獲取微信信息,要求輸入銀行卡號或支付寶賬號等信息。
為核實真偽,記者聯系百度錢包的客服,客服稱目前百度錢包的確有活動,但需要在官網復制鏈接發送給好友注冊,獎勵才能回饋到個人賬號中。在公眾號等私人賬號點擊鏈接,百度發放的福利不能返到用戶自己的賬號內,具體活動詳情及獎勵在官網上可查。
記者隨后在百度官網查找,推廣活動基本跟客服描述一致,需要登錄官網轉發,每人最高獎勵10元(5元現金+5元優惠券)。在官網活動頁面中,推廣活動與公眾號內描述的并不一致,官網返現與公眾號內返現12元有出入。在官網中,也并未見“每日簽到即獲0.01元獎勵”活動。更是沒有向某賬號轉賬0.01元,即可源源不斷返回18元的活動。官網中與此類似的“1分錢專享”,即會員花費一分錢,官網向會員回饋一定獎勵,獎勵為優惠券、流量,未見直接向用戶返現。
在網頁中搜索,類似消息不少見,僅發布者、軟件或發放金額不同,有網友表示,不排除企業為推廣會做一些宣傳,但即使是真宣傳,獎品也多為優惠券或虛擬金幣。對以此形式暴利致富不可信。
律師:當心個人信息泄露
梁軍所梁承勇律師認為,勿輕信這類信息。一些公眾號具有一定偽裝性,依附某知名企業,發布虛假活動誘導市民參與。有些網絡軟件(如微信、支付寶等)注冊時,都需填寫用戶手機號等真實信息,也有用戶為支付方便,將軟件與銀行卡綁定,在沒有安全保障的網絡平臺填寫信息,易有被泄露的風險。
律師提醒,網絡遇到類似信息,注意細節可避免上當,以上為例,文章開頭提到馬云(阿里巴巴集團CEO),宣傳推廣活動卻為百度公司。再則,也可從這類帖子的出處、發布者、公眾號的認證公司處查證信息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