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據悉,此類移動APP的主要運行模式是為用戶提供整合金融理財或還款提醒服務,引導用戶在操作界面錄入電子郵箱地址和電子郵箱登錄密碼(或手機號碼),應用得到授權進入用戶郵箱,提取個人銀行卡電子賬單信息;之后用戶就可在應用界面直接查詢每筆銀行卡交易記錄等賬單明細?,F在市面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此類APP應用有卡牛、挖財、51信用卡管家等。
對于這類信用卡管理APP應用是否安全,早在去年年中,銀監會就發布了《關于提供整合金融理財或還款提醒服務中有關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的提示》,根據提示內容,多數銀行并未授權類似應用開發商進行合作。
中國銀行東盟商務區支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子信用卡賬單上有一些個人信息,如姓名、每筆交易的詳細信息、信用額度、賬戶內的溢繳款等。從一些極端的情況來說,這些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獲取,有可能發生被詐騙的風險。但是,銀行在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對賬單時,已經采取了“脫敏”手段,比如卡號、個人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卡片有效期、VVC2碼等敏感信息都不會出現。上述人士指出,通過郵箱導入賬單的風險其實不大。
但是,銀行人士指出,這并不代表APP使用者們能夠高枕無憂,據悉,現在很多信用卡管理類移動APP推出了另一項服務,通過客戶授權獲得其網銀賬號和登錄密碼,直接到客戶網上銀行抓取信息。選擇了這個服務的用戶,應當先行了解清楚,其賬號和密碼會被保存在哪里,保存的服務器是否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