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他表示,網絡安全相關立法的主要責任與目的是制定基本規則,包括網絡使用者、網絡服務提供者等網絡主體的相互關系、權利與責任的明確,如何確保信息不被濫用、網民權利不被侵害等。這些基本規則適用于一切新技術的產生,并能對網絡中潛在的危險進行防范。
“立法的速度與網絡發展速度的差距越來越大。網絡安全的基本規則需要加快出臺。在基本規則尚未清晰時,互聯網每一步的發展都像走在云端,隨時可能掉入深淵?!崩钣麜哉f。
中國網絡安全面臨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威脅
李欲曉表示,目前中國網絡安全主要面臨來自外部與內部兩方面的威脅。
“從外部環境看,中國面臨著復雜多樣的威脅。一些國家、組織、個人等主體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的網絡空間進行攻擊。雖然網絡應用基礎大、網絡市場活躍,但我們應對來自境外威脅的能力仍處于較低水平。我們掌握的網絡資源十分有限,我們也很難準確地對境外威脅進行識別和判斷,我們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手段也比較薄弱?!崩钣麜员硎?,從內部環境看,政府部門擁有大量公民信息,顯然政府應該建立較高級別的安全保障機制,但目前還是廣泛存在風險與漏洞;而網絡服務提供者、與信息技術結合后的傳統服務企業也擁有大量用戶的信息,同樣存在被盜用、濫用、買賣的風險。此外,網絡欺凌、網絡暴力等現象表明網民群體對個人信息,尤其是未成年人信息的濫用也是一種常態的威脅。
李欲曉強調,互聯網是創新的培養皿,然而在極速發展與監管缺失的情況下,很多創新都在改變商業的基本規則?!斑@種基本規則的改變有些源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些則打破道德底線。企業利用政府和社會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不適應,獲得了極大的信息資源,反過來形成了對社會的控制。這種控制缺乏法律和行政的監管,因而形成了對信息社會的巨大潛在威脅。因此必須強化法治能力、行政監管能力,以及互聯網行業內部進行規范和約束?!?
防范網絡風險 行政監管需與立法相輔相成
“在法律上,雖然刑法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對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犯罪應予相應制裁與懲罰進行了規定,但這些遠遠不夠?!崩钣麜员硎?,維護網絡安全,需從各方面完善法律。
“網絡空間成為現實世界的一部分,人們各方面的信息都在網絡空間中,法律必須從全方位考慮,進行全面的保護與支撐。目前正在制定的網絡安全法從網絡主權、網絡安全管理職責的分工、網絡安全基本制度等多方面進行規定,涉及了行政監管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公民等主體,這是我國立法的進步,但我還是認為,應該進一步明確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等方面內容?!?
多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相關政策經常受到質疑,我們自身宣傳解釋不到位進一步加劇了國外對中國互聯網管理的詬病。這是中外互聯網發展階段不平衡、網絡立法發展不平衡的正常反映,也是我國網絡管理水平逐步適應網絡發展的正常反映。李欲曉表示,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網絡基數急劇擴大的情況下,必須在制定合理政策的同時,提升政府的行政監管能力,建立可信、安全、有保障的機制?!罢c政府部門相關人員,都需要具備辨別、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的能力。”
網絡實名制之下 更需提升網民素養培育網絡生存能力
“當網絡撲面而來,手足無措的不僅是監管部門,更是頻繁使用網絡,卻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公眾。在網絡大潮中游泳并學習呼吸和潛水,必然會導致嗆水的可能性增大。因而面向全社會的網絡素養、網絡生存能力的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崩钣麜员硎?,社會與網絡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須形成基本規則。在網絡實名制下,網民必須意識到,每個人在網絡空間中都有自己的權利,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遵守一定的公共行為規則,“網絡實名制在實施與推進的過程中,確實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如企業對實名信息的過度采集、實名信息被濫用等。在不涉及犯罪以及糾紛時,個人在網絡上的信息應該受到保護,個人也應當主張自己的權利并且意識到不應侵害他人的權利。同時企業在提供服務進行信息采集時,應該遵循必要、有限的基本原則,不能打著網絡實名的幌子,實則以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目的,過度采集、濫用網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