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10元甩賣學籍”引發熱議
9月15日,網友“姜振菲”在某論壇發布一篇名為《高校學籍遭10元甩賣,冒死偷拍現場交易照》的帖子,該帖圖文并茂地表示:在某高校校園里,有幾位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舉著寫有類似“回收學籍:十塊,十塊”的廣告單,他們四周圍著一些學生,正在填寫姓名、學號、電話號碼等學籍信息,填好后即可獲得10元現金。
該帖引來許多網友的關注與評論。有不少人對學生的學籍信息安全表示擔憂。網友“余失pc憶”說:“現在有很多人拿別人的身份信息干壞事,這學籍可是唯一的,能隨便就賤賣的么,大學生都太單純了?!?
學生參與可獲各種獎勵
16日,記者對主城各大高校學生采訪后發現,該帖爆料中的甩賣學籍信息并非少見,在公司為推廣APP給予學生獎勵時經常會發生。
“通常我會填寫姓名、電話,學號則較為謹慎。如果是知名公司,我就愿意填寫?!蔽髂洗髮W大三學生謝華君(化名)告訴記者,身邊有很多同學樂于參與這類活動,不僅可以體驗APP的新特點,也可以獲得一些禮品,“有時,我們體驗后覺得沒有意思,就會把信息刪掉。”
今年21歲的秦月(化名),是西南政法大學的大二學生,她曾做過APP校園代理。“我主要負責APP推廣,每邀請一位同學下載可獲得2.5元,收益可觀,可貼補生活費。”據秦月介紹,這種營銷活動主要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學生掃二維碼下載APP,填寫姓名、手機號獲得小禮品;二是學生下載APP后,填寫姓名、學號、手機號通過驗證,獲得現金或虛擬紅包;三是學生分享或邀請好友下載APP,獲得現金獎勵。
公司:在校園推廣理財APP
經記者調查發現,帖子中提到的“10元甩賣學籍”事件是由一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策劃的理財APP推廣活動,學生下載注冊該APP通過學籍驗證即可獲得10元現金收益,通過分享邀請好友下載該APP后,還可獲得1~8元不等的現金獎勵。
“我們是為了鼓勵更多學生下載注冊其APP開展的營銷活動?!痹揂PP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活動主要面向在校大學生,推廣范圍涉及到全國多所高校。
對于學籍驗證,該工作人員解釋說,填寫學生姓名、學號等信息,只是為了驗證學籍信息,確認是不是學生身份,并不會為此付費,也不會向外泄露隱私?!暗覀兪呛偷谌焦竞献?,由他們派遣學校代理進行推廣,沒想到會出現買賣學籍信息的情況。對于網傳的信息,我們并不知情,具體情況正在調查。”
聲音
學校:學生不要隨意泄露學籍信息
9月16日,據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崔光軍介紹,商家如要開展推廣活動,須由學生社團提出宣傳場地、宣傳內容等各方面的申請,再由黨委宣傳部和保衛處進行審批,整個過程有著一套嚴格的管理程序。
“我們不贊成商家在推廣過程中涉及到學生學籍信息,也不贊成學生為了利益拉動其他學生參與,如發現,則會對他們進行勸導,加強教育?!贝薰廛姼嬖V記者,學校會定期對學生進行防詐騙、安全防范教育,“學生自身也要加強自身權益的保護,不要隨意泄露個人學籍信息?!?
提醒
泄露個人學籍信息存在安全隱患
西南政法大學朱老師也表示,大學生隨意泄露個人學籍信息存在安全隱患,有可能會引來不法商家的短信、電話騷擾,還會引發詐騙行為,危及自身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如果學生證號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以通過學生證號登錄學校網站隨意篡改個人信息,或者假冒學生進入校園進行非法行為等。
“若以非法目的,故意泄露他人信息,屬于犯法行為?!敝貞c錦揚(江北)律師事務所潘興旺表示。
延伸
互聯網行業為何進入校園開展推廣活動?
9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專職研究員李欣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APP之所以要進校園推廣,主要是因為APP簡單方便、門檻低,迎合了當下大學生群體的生活方式,更易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