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購買了別人在各種網站上使用過的支付寶賬戶及密碼信息近千萬條,再通過發紅包、充話費、買車票機票等方式竊取現金超過12萬元。昨日,記者從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7名被告因非法販賣個人信息、盜竊支付寶賬戶等多項罪名被法院判處數月至四年不等有期徒刑,其中3被告人不服,上訴至珠海中院,近日該院二審維持原判。
受害者的支付寶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竟然都是從網上買來的。被告人尹某于2014年9月以來,從被告人儲某、邢某和王某等人手中買來了“數據包”。
2014年11月,被告人尹某以1500元的價格,向網友被告人趙某定制了專門針對支付寶平臺的“支付寶探測器”掃號軟件,用于批量比對他人支付寶賬戶信息及密碼,并將正確的賬號及密碼提取出來,歸類存儲,提高盜竊“效率”。
其中,被告人邢某出售的“數據包”賣價僅1400元,卻含有他人在各大網絡論壇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和密碼的數據約500萬余條。被告人王某出售的“數據包”含有他人在各大網絡論壇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和密碼的數據約400萬余條,賣價僅1000元。
從2015年3月開始,被告人黃某明知尹某充值話費所用的錢系套取他人支付寶賬戶非法所得的,仍折價向被告人尹某收購話費共計8萬余元,從中賺取差價牟利。
一審判決后,被告人尹某等人不服,提出上訴。尹某認為,相關網站存在支付漏洞,且支付寶賬戶的異地支付保護功能也未完全發揮作用,所以其才能完成犯罪。
近日,珠海中院二審決定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