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供述,騙子群發帶病毒鏈接的短信后,受害人一旦點擊鏈接下載內容,騙子就能控制手機,找到帶銀行卡號的短信,再通過銀行內部人員查詢身份證號,甚至電話,用戶的網銀就可能被騙子隨便刷。
央視稱,安徽市民孫某收到一條未知號碼短信,短信中寫著他的名字,并寫著“你注意下這個,后面附加了一條鏈接”,最后是他朋友的署名,孫某就點開鏈接了。但不到半小時,孫先生接收到銀行的短信通知,他的銀行卡陸續產生了7條消費記錄和近2400元的消費記錄。這時,孫某意識到自己中招了。
央視記者梳理發現有6類詐騙短信:
1、這是上次聚會的照片,好珍貴的留影,你快點開看看吧。鏈接:XXXX。
2、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實在不能原諒。鏈接:XXXX。
3、這是您X年X月X日交通違法記錄,請查看。鏈接:XXXX。
4、家長您好,這是本學期學??偨Y學生各項表現資料,請查收!鏈接:XXXX。
5、有人悄悄關注了你,點擊了解。鏈接:XXXX。
6、這是你的丈夫/妻子在外面開房的記錄,有圖為證!鏈接:XXXX。
這類詐騙短信往往根據社會熱點變化噱頭,但不變的是短信中的短鏈接,它是此類詐騙的關鍵招,鏈接里藏有木馬病毒,孫先生就是中得這樣的病毒。
最終,警方在廣西抓獲覃某等犯罪嫌疑人,案件涉及13個省市3000多個受害人。
犯罪嫌疑人覃某表示,木馬病毒是在網上購買的,購買后,騙子通過租用偽基站,群發短信,這是第一波病毒擴散。一旦有人點開鏈接,騙子就能獲取受害人的通訊錄,再以受害人的名義發送給通訊錄中的熟人,這是第二波病毒擴散,也容易使更多人上當受騙。
冒充熟人騙熟人,這種方式程幾何式擴散。覃某表示,受害人如果點開鏈接,會有一個安裝包,受害人如果安裝病毒木馬安裝包的話,手機就會中病毒,騙子就會綁定手機號,就能代收到手機里面的任何一條信息,歷史短信記錄也全都能知道,就能從短信中找到受害人的銀行卡號,然后騙子就會去某些平臺叫人把錢洗出來。
覃某指出,提出錢就需要銀行卡號、預留手機號以及身份證號這三個。
覃某稱,如果有了銀行卡號,沒有身份證號,或者沒有預留手機號,都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找銀行內部人員查詢出來,都可以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