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對于高考成績的查詢,大部分省市采取了電話查詢、網站查詢、短信查詢三種查詢方式,并開放通道給考生,方便考生以及家長進行查詢。大部分家長都會采取上述三種方式查詢,也有不少家長是被老師或朋友通過電話等途徑告知成績。
“然而,不法分子也加入了查分大軍中。他們會在高考成績查詢期間,向家長和考生發送成績查詢的網頁鏈接?!睂<医榻B,為了騙取考生、家長信任,不法分子的詐騙短信甚至采用“偽基站”手段偽裝成特服號碼發送,誘使考生和家長打開短信中的網頁鏈接,輸入個人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除此之外,專家稱,假冒高招查分網站也同樣需要警惕。此類網站往往通過制作與正規查分網站非常相似的網頁實施詐騙,誘騙考生及家長點擊進入,從而盜取考生手機號、身份證等個人信息再販賣給黑中介。
“收到陌生短信且帶有鏈接的千萬不要相信,因為基本都是詐騙信息?!睂<姨嵝芽忌图议L,應當依照正規的渠道完成高考分數查詢和志愿填報,不要輕信非正規渠道得到的招生政策和相關信息。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應當向教育主管部門了解學校的辦學資質、招生資格等,從官方渠道了解學校的情況。
填志愿
下載相關手機APP小心有木馬藏身
歷屆高考經驗顯示,填報志愿絕對是一門高難度的“技術活”,背后充斥著運氣、實力、信息不對稱等因素。而應屆生和家長們大都沒有過相關經驗,紛紛在網上求助、參考專家建議、學習填志愿的“秘訣”、為選擇適合的專業參與“性格測試”……為了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遺憾,考生和家長們從網絡上海量的信息中搜索自己需要的內容。
記者在網上了解到,為了滿足考生和家長的信息需求,今年出現了不少高考填報志愿指南類應用。某殺毒軟件安全中心近日發現,包括“高考填志愿”“高考填志愿助手”等多款應用被惡意篡改,如果不慎安裝,存在被惡意扣費、隱私被竊的風險。安全專家表示,這類木馬病毒藏身于填報志愿類的應用中,伺機發送扣費短信、推送廣告、竊取隱私,并從中牟利。而受害者則會遭遇手機流量嚴重耗損、資費莫名損耗、廣告頻彈影響使用等問題。如不及時解決,還會造成隱私信息被竊等嚴重后果。
不僅如此,考生和家長還需防備與真網站極其相似的假網站。此類騙局多以知名院校為仿冒對象,誘導考生提交相關信息。對此,相關部門提醒,教育部批準的高等院校官方網站,域名后綴大多為“edu.cn”,而假大學網站并沒有這樣的后綴。
類似的還有,假冒志愿填報咨詢網站,此類網站以專業取向測試、志愿填報針對性測試等名義制作網絡咨詢軟件,誘騙考生點擊進入暗含木馬和病毒的網站,盜取考生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