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在2016年5月,工信部就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全部實現電話用戶實名登記,不過近日記者在江蘇徐州調查卻發現,不實名登記就買到一張170或者171號段的手機號碼,并非難事。
在江蘇徐州的彭城路上,經常游走著一些手機卡的賣家。記者試著與其中一位攀談起來。
“就是我給你一個號, 里面光有號,話費你自己充, 你得有名字才能用?!边@位賣家表示,手機卡必須進行實名認證才能正常使用。說著,另外一位賣家走到記者面前,說手里有170、171號段的手機號碼,可以不用實名登記。就這樣,記者在沒有出示任何證件的情況下,成功買到了170號段的手機號。
據了解,170、171號段主要用于虛擬運營商的服務,這些運營商自己不需建設通信網絡,而是租用實體運營商,如電信、聯通、移動的網絡開展電信業務。
自2013年12月工信部批準首批虛擬運營商試點企業至今年4月,已有42家企業獲得試點資格,虛擬運營商用戶超過2400萬。但是,"匿名使用"、"追責難"等漏洞,使得170和171等號段成為了電信詐騙的溫床。
電話不實名購買,這無疑會給警方破案帶來難度,而犯罪分子不實名購買號段,在準備作案時,還需要大量詐騙對象的信息。這些信息是怎么來的呢?
記者偽裝成收購學生信息的人,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求購個人信息",就會出現大量出售個人信息的QQ群。很快就有人與記者聯系,聲稱可以提供江蘇省10萬名高三考生的信息,并開出300元一萬條信息的報價,算下來,每個考生的個人信息只值3分錢。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對方給記者發來一份學生的表格,學生姓名、住址、電話、高考分數一應俱全。
而業內人士透露,個人乘坐飛機的記錄,還有通訊運營商的數據、銀聯的數據,大多都可以通過黑市買到。
大學新生入學,很多學生到了學校之后會辦理各種業務,會被要求出示身份證,并且復印身份證,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同學去參加社會實踐、社會兼職,也會被要求復印身份證,其實這個小小的身份證復印件, 就有可能泄露你的個人信息。
馬上就要開學了,專家提醒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以下三類詐騙信息:一是冒充學校和教育機構發布的繳納學費、申領助學補助的詐騙信息;二是野雞大學發布的各類虛假招生信息;三是針對學生的網絡兼職詐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