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來源:江淮晨報
買完房,經常會遭遇各種裝修推銷電話“轟炸”,一天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電話騷擾,個人信息被公開叫賣屢見不鮮。近日,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發布《關于嚴禁兜售業主信息的通知》,要求加強信息檔案管理,保護業主個人隱私。對于發現確認參與倒賣業主信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將根據相關政策法規予以從嚴處罰,涉及違法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購房市民每天接十余個推銷電話
去年年中,李先生在北二環附近買了一套新房,還未交房,每天都會接到各種裝修電話推銷裝修信息,有的甚至是推銷房子,多數是住宅和商鋪。
李先生給記者展示了長長的一列“阻止來電名單”,有的固定電話區號是外地,有的是手機號碼,盡管有長長的名單,但是李先生每天接到裝修買房電話仍舊不下十余個。
隨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人明目張膽地出售各種個人信息,比如小區業主的信息,以幾百塊錢一萬條的價格在網上公開叫賣。
本月初,央視就曾報道,該臺記者通過Q Q聯系上一名倒賣個人信息的人員,表示想買一些合肥的小區業主信息,對方立即開價,1萬條信息500塊錢,如果要的數量多,只要300塊錢就能買到1萬條。記者匯款之后,對方很快發過來一張表格,上面有2000多位業主的信息,包括業主姓名、電話、房號等,一應俱全。記者嘗試著撥打之后,發現大多數內容都是真實的。
業主檔案必須專人管理,嚴防信息泄露
對此,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發布《關于嚴禁兜售業主信息的通知》,專門針對近來媒體披露少數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以倒賣兜售業主信息謀利,嚴重影響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行為。
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要求,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要建立健全檔案信息的管理制度,對于業主檔案,實行專人管理,責任到人,加強監督,要針對企業或機構員工流動性較強的特點,要嚴格離職交接流程,防止信息泄露。
同時,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要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和法紀教育,告知所有員工泄露、販賣業主個人資料屬于侵權行為,保護業主個人資料是開發企業、中介機構、物業企業及其員工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自覺抵制兜售業主個人資料的行為。
參與倒賣業主信息最高可追究刑事責任
《通知》要求,對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要注重加強內部管理,要對本單位檔案信息管理等開展一次自查自糾,杜絕管理漏洞。對于發現有員工私自兜售業主個人信息的行為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舉報。
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將加強對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管,對于發現確認參與倒賣業主信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將根據相關政策法規予以從嚴處罰,涉及違法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近日,我省還出臺了《安徽省信息化促進條例》,該條例將從12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非法向他人出售、披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將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