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4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實施。此舉的重大意義之一在于降低了電信詐騙的定罪標準。
電信詐騙呈“井噴”態勢
雖然還是這些老式詐騙套路,但由于犯罪分子一直研究受害人心理加上網絡智能化程度更高,令受害人防不勝防。例如盜用QQ號冒充熟人騙財案,不法分子利用黑客軟件截取熟人的圖片和視頻資料,欺騙性更大。當然,更多群眾因為事先通過各種渠道接受到防騙知識,及時識破了騙局。
電信詐騙團伙多將服務器設于境外,發送短信、撥打電話、轉款提現等后道環節都在國內雇請“馬仔”。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民警繆亞林告訴記者,以往辦案實踐中,公安機關歷盡艱辛抓獲受雇于詐騙團伙的“馬仔”,但由于在境外幕后組織操縱的團伙頭目未能到案,詐騙數額等難以查清,嫌疑人定罪遇到困難,最終陷入難以定罪或處理過輕的尷尬境地。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將為公安機關處理這類人員提供有力依據,強力震懾、打擊詐騙團伙。但我市警方通過近期多起案件的偵查發現,犯罪分子開始將取款也轉向境外,給追贓挽損帶來很大麻煩。
法律發力嚴懲電信詐騙
從公安機關近幾年破獲的多起境內外勾結的電信詐騙犯罪來看,其中的難點主要在于證據的認定方面,司法解釋針對電信詐騙行為查處難、取證難,詐騙數額往往難以查清的實際,根據刑法總則有關犯罪未遂的規定,此次專門劃定了“硬杠杠”:對電信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發送詐騙信息5000條以上的,撥打詐騙電話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即可以詐騙罪(未遂)追究刑事責任。
電信詐騙會形成一個密切分工配合的“網絡鏈條”,有的提供通訊工具,有的提供“地下錢莊”服務,這些行為是電信詐騙犯罪活動的重要環節。為此,司法解釋專門規定:“對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絡技術支持、費用結算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P>
想不受騙還需自己提防
雖然騙術名目繁多,但大體歸為三類,“餡餅”類、親情類和震撼類?!梆W餅”類是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以中獎、退稅、預測股市等名義,引誘事主匯款轉賬;親情類是利用人們為親人好友擔心的焦急心理,欺騙事主匯款轉賬;震撼類是利用人們遭遇意外打擊后的大腦短暫空白,操控事主匯款轉賬。
繆亞林介紹,就我市發案情況看,主城區發案率明顯高過鄉鎮地區,其中掌管家庭財務大權的中年婦女以及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老年人成為受騙主要人群。這些人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平時讀書看報較少,加之不太懂電腦操作,容易按別人的提示去操作。
警方表示,絕大多數詐騙犯罪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從相關案件來看,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廣大市民對有關職能部門運作機制的不了解等因素實施詐騙作案。因此,民眾知悉銀行、法律、稅務等方面相關的知識尤為重要。此外,犯罪分子之所以詐騙得逞,往往是從網上或其他途徑掌握了被害人的有關個人信息,以此做文章。因此,公民必須要養成保密意識,防止個人及家庭的重要信息外泄。最后一道防線務必守住,凡是接到陌生人來電、短信,無論任何機關、任何理由要求轉賬、匯款、索要賬號密碼,都要不聽信、不轉賬、不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