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信息化時代,網絡團購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方式,以其價格便宜,形式新穎、靈活、便捷,深受年輕人以及時尚人士的追捧,團購網站也越來越多。但是,消費者在享受網絡團購帶來的實惠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假冒名牌產品、貨不對板、服務縮水、價格欺詐、強迫消費者二次消費等現象。記者從山東省消協了解到,近期接到的有關網絡團購的投訴呈上升趨勢。針對消費者投訴咨詢情況,省消協經調查并走訪有關專家,認為網絡團購主要存在八大問題。
盲目消費難避免
自團購網站出現在網絡上后,由于商品品種豐富,加上較低的價格,激發了消費者“非理性購物沖動”。團購的理念是將折扣最低化,而這帶給消費者直接利益就是實惠,再加上足不出戶、付款便捷,極易誘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又因為團購往往采用限時消費,更使消費者產生“機不可失”的心里,導致部分消費者無計劃地提前消費,不斷地訂購新服務,花錢買了一堆“兌換券”,至于這些兌換券是否真能派上用場,卻還是個未知數。
省消協曾接到這樣一起投訴,濟南消費者王先生平時工作很忙,經不住誘惑在某團購網站團購游泳卡200元,但一直未去消費,后天氣變冷,游泳池不營業了,王先生找團購網站和游泳池雙方互相推諉,因購卡前已有說明使用期限,網站和游泳池拒不退卡。
●問題二:
誠信缺失問題多
截止到2011年7月,全國團購網站已經超過5000家,但其中多是知名度低、規模小的團購網站。據央視調查,一名消費者曾經在A網站做過一次團購活動,反應良好。然而,在另一家B團購網站上,雖然有著與A完全相同的團購信息,但最終結果卻為“團購失敗”。后經審查,之所以出現相同的信息是因該網站“克隆”了A網頁面。該克隆頁面顯示的商戶地址是在廣州,而電話號碼卻是北京的。據估計,假冒知名網站給消費者帶來的間接損失已超過200億元。省消協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網站行騙方式多樣化,比如通過假冒在線支付網站頁面、假冒知名團購網站、以低價誘惑等方式讓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和網銀賬號密碼信息,從而進行不法牟利。
●問題三:
哄抬團購銷量造成熱搶假象
虛報團購人數已成為一些不規范團購網站吸引商戶與消費者的“慣例”。標出成千上萬人同時訂購一個商品或服務,不僅為了故意在數據上制造虛高,還為了夸大自身的廣告效應。一次某地搞一日游團購搶先活動,同樣是市場原價170元的門票,有兩家網站分別以最低市場價140元和150元的價格售票。不僅如此,其中一網站上標注了“目前團購人數294戶”的字樣,但過了三天,該網站團購人數標注仍是“294”??稍搱F購網站客服卻聲稱“每天參加某地一日游訂票團購的有上百人”。
●問題四:
涉嫌價格欺詐
省消協有關負責人指出,不少消費者反映,某些團購網站上顯示的價格往往高于實際商品的價格。如某團購網站上標注7寸照片沖洗價格為原價每張2元,參加團購即能享受2.5折每張0.5元的超低折扣,但經過調查卻發現,市面上沖洗一張7寸照片平均只需0.65元,網站標注價格與實際價格差異巨大。還有的網站以其他的手段欺詐消費者,如原價1000元的商品,網站表述該商品網付10元,到店支付790元即可購買,但是在網站折扣一欄中卻不是實際的8折優惠,而是0.1折,這不僅在價格表達上存在問題,還迫使消費者進行二次消費。以上問題均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睒嫵闪藘r格欺詐。
●問題五:
服務質量打折
團購網站在給商品高折扣的同時,商品的質量和服務同樣會打折扣。例如某團購網站6折團購西餐套餐,等到消費者到店消費時才發現,團購套餐中的牛排分量,竟然還不足普通消費時的一半。還有一家團購網站在給某著名美發機構做團購時打出了3折的超低價,等到消費時才被告知半身按摩,頭部按摩等平時包含在內的服務團購消費者都不能享受。
●問題六:
資金安全有隱患
目前團購網站大多要求消費者通過支付寶、網上銀行等支付平臺提前付款,而并不是確認收到貨物滿意后才完成付款。這一模式涉及了網站與消費者的資金支付、服務消費等銜接問題,消費者在團購服務后僅是消費的開始,最后到消費者實際消費才算團購結束。一旦出現質量、服務問題,需要退款時,一些不規范網站往往借口網站遭攻擊、支付寶有問題等理由拖延,給消費者的付款安全埋下隱患。
●問題七:
網站宣傳有虛假
消費者在選擇網絡團購時,對于收到實物與自己在網頁看到的商品有偏差,或存在質量問題,而提出退貨要求時,團購網站常常不予回應。如團購化妝品,往往打出的價格都是專柜價的1-7折不等,甚至花上二十、三十塊錢就能買原價數百元的產品,而到消費者手中卻是化妝品的小樣,即贈品或試用裝。對于購買優惠服務類產品時,團購網站為了達到理想效果,故意隱瞞關鍵信息,或者有附加條件、變相收費。
●問題八:
團購憑證難提供維權難度大
團購網站在團購中經常提示“本單物品折扣巨大,故不能提供發票”,有的甚至不能提供電子確認碼和短信,所有交易信息均保存在團購網站上,消費者無法掌握消費憑證,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往往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山東省消協支招規避網絡團購風險
針對這些問題,省消協提醒消費者,選擇網絡團購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了解欲購商品的名稱、種類、數量、質量、品牌、產地、價格、運費、配送方式、支付形式、退換貨方式及性能等,以及商家的資質、信譽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數,若價格和商場的同類商品相差太懸殊,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貪圖便宜而忽略了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
二是選擇專業性強、信譽度高的網站和銷售商,看清相關網站是否有聯系方式,是否公示ICP備案號和電子營業執照等信息。注意防范個人發起的網絡團購。
三是事先與網站、銷售商約定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后雙方的責任及權利等事宜,并保留相關記錄,便于事后作為維權依據。
四是在付款方式上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或貨到驗貨后付款,切記不要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
五是在購買商品后,發現所買商品為假冒偽劣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并注意保留網絡團購證據(如電子確認碼),可以對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網絡聊天或電話的方式予以確認,然后保留聊天記錄和電話錄音、短信留言等訂貨單據,還要注意查清團購網站的詳細聯系方式,包括可查證的實際聯系地址及聯系電話等,以備維權時使用。
六是注意索要發票,發票是交易的憑證,也是消費者維權時的重要證據。消費者如遭遇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可向當地工商局、消費者協會(委員會)或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申訴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旦發現交易過程中存在詐騙行為,要迅速向公安部門報警。記者 甄真 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