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報告預測:2012年,中國將超越日本占據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首位,奢侈品網購更是在2011年風生水起,一方面,其爆發式的成長速度成為電商行業和資本市場的熱點;與此同時,一些假貨卻肆意泛濫,相關的消費者投訴屢見不鮮。對此,記者走訪了幾位業界知名奢侈品網購專家,以他們在奢侈品領域的多年專業經驗和作為“超級買手”的操盤心得,總結出一套奢侈品網購的“望、聞、問、切”攻略。
“望”:外觀和材質
如何能夠通過一雙慧眼就能識別出奢侈品的真假是所有奢侈品消費者最希望練就的本領,就此尚品網箱包頻道的買手總監(擁有13年行業經驗)的鈕義先生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切勿完全憑借與網站展示圖片是否相符來判斷商品的真偽。網站的圖片多為PS效果處理之后的,再加上顯示器本身的色差,導致展示貨品在色彩和質地上看起來會和你收到的實物視覺效果不一致,但因此就認為那是假貨也為時過早,甚至有的時候收到的貨品和圖片相差無幾,反而容易是假貨,因為商家早就看透了你的心思,知道如何找準你的死穴。
第二:切勿通過貨品上的瑕疵判斷奢侈品的真假。有的消費者在使用過包包一段時間之后,發現大牌包上出現了劃痕,就認為自己買到了假貨,其實很多情況下使用不當也可能形成劃痕。另外,對于箱包產品,奢侈品牌的材質不一定是皮,也可能是革,比如知名的LV品牌有一些款式為了追求設計和視覺上的效果就會采用皮革材質,這在大牌包中是很普遍的,他們都會在商品標簽的材質成分處明顯的標注出來。
“聞”:味道
“聞”的技巧在箱包類貨品或是鞋履類貨品的鑒別上能派上大用場。經常網購的消費者應該很了解,當我們在淘寶網店選購一些價格不高的皮質商品時會發現商品有明顯的膠味,再看看那些買家評價也多為“樣式還好,只是味道很大”如此之類的評價。這主要因為,這些貨品多為國內的小工廠制作,所以在制作工藝和材料選擇上沒有嚴格的把關。一般而言,大牌的正品是沒有膠味的。但是,也有特例,比如你徜徉在意大利的街頭,走進一家有上百年歷史的小店,所有商品都由工匠們親手制作,這時候聞到膠味反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問”:比價格
在這里“問”有兩個含義,一是貨比三家。奢侈品網購貪圖便宜是大忌,正規的奢侈品網站商品的價格的確會比實體店便宜一些,因為省去了實體店鋪的運營費用,而且在貨品的選款上也有較大的自由,但是價格也絕對不會低的離譜。一般當季的新款普遍在8到9折,經典款或者我們俗稱的過季款也大概在4、5折左右。因此,如果遇到特別便宜的奢侈品,你就要多多留心,不要一時沖動,在買之前先到實體店或專業的奢侈品網站看看,如果價格相差甚遠,那么就趁早打消念頭吧。
二指的是學問,區別于箱包的購買,珠寶配飾就需要些專業的知識,你可以不通但不能完全不懂,就此尚品網的珠寶配飾專家楊京華先生提供了一些鑒別的小常識,消費者在購買之前不妨借鑒一下,消費者在購買銀飾時,經常被告知某款商品是“鍍銠純銀”,有的消費者或許聽說過“鍍銠”這個專業的詞匯,就認為確實遇到了好東西,殊不知“鍍銠”更多的價值在于防氧化作用,并無法體現商品的真正品質;而“純銀”一說更是無從談起,銀飾含銀量的最高標準是92.5%,也就是常說的925銀,根本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純銀。
“切”:察實物
“切”考驗的是心細?,F在很多奢侈品的A貨通過以上幾種手段根本看不出來真假,但是如果你抓住一些細節仔細去比較還是會有所收獲。比如名貴腕表,真品和仿品在外觀的精細程度上存在很多差異,從工藝還是模具使用的不同,會表現在商品的品牌標識的細節到材質感觀和觸覺上的“天壤之別”,這些都可以通過知識和經驗去把握。另外,一些高仿的大牌箱包,似乎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很高境界,但是仔細觸摸起來,在紋理和質地等細節上其粗糙程度還是揮之不去的。
專業奢侈品網購平臺更有保障
最后,專家建議,選擇專業的奢侈品網購平臺。一般專業的購買平臺從供應鏈采購到售后有著全程的品質保障體系,消費者可綜合考慮奢侈品網購平臺的品牌、服務、運營團隊多個因素,很多專業的奢侈品網站,在運營團隊和服務流程上非常強調基于傳統奢侈品行業的專注和精細運作模式,以知名奢侈品電商品牌尚品網為例,其買手團隊擁有多年的相關行業運營經驗,同時還給顧客提供體貼人性化的相關免費售后服務,如箱包的免費保養、鞋履無憂試穿等。對消費者而言,練就一身真本事固然重要,但是選擇一個專業的購買平臺可以省去很多的精力,以免在斗智斗勇中失去了購買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