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
藥販用QQ聯絡 借網絡售假
■提醒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切莫貪圖便宜盲目購買藥品,請選擇醫院就醫和從正規藥店購買藥品;切莫將過期藥銷售給他人;切莫將藥品包裝盒隨意丟棄,打開包裝使用完畢后應作損毀性處理。 CFP供圖
據新華社電 17日,公安部視頻調度指揮全國29個省區市共170個城市公安機關開展的打擊制售假藥犯罪專案集群戰役成功收網。據統計,各地公安機關共出動1.6萬余名警力,破獲案件128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70余名,打掉制售假藥犯罪團伙350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400余個,繳獲假藥3億余片(粒、支),商標標識、藥盒、防偽標等包材4.2億余件(套),按照正品價值計算超過20億元。
專案集群戰役中,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各參戰地公安機關與藥監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組織精干力量開展破案攻堅,成功打掉18個制售假藥犯罪網絡。如:浙江等23個省份公安機關聯合打掉1個利用高價回收的治療癌癥、心血管疾病進口處方藥包材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網絡;江蘇等20個省份公安機關分別打掉某大藥房銷售假藥、楊某偽造批文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網絡。
低價藥“換裝”充進口藥
記者了解到,各地繳獲的假藥涵蓋從處方藥到保健藥,從口服片劑到注射針劑,從中草藥到西藥,從國產藥到進口藥等上百個品牌門類。主要包括:假冒“美羅華” “萬珂”“日達仙”等進口處方藥;國外藥廠生產、未取得我國藥品準入批號的“易瑞沙”“格列衛”“特羅凱”等抗腫瘤藥;假冒生長激素多肽類藥物、“賀普丁”“斯皮仁諾”“達美康”“博路定”“頭孢氨芐”以及治療腸胃病、婦科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見多發疾病的常用藥。
不法分子制售假藥的手段主要包括:收購真藥包裝材料等,利用低檔原料藥、鹽水、過期藥等自行灌裝、勾兌、改批號;為增強藥效,添加國家嚴令禁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醋酸潑尼松、布洛芬等化學成分;偽造批文生產假藥;以來料加工的方式生產假藥賺取加工費;將價格較為低廉的藥品重新包裝,冒充價格昂貴的進口藥銷售。
網絡成假藥主要流通渠道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制售假藥犯罪已經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條,制售假藥犯罪地域特點明顯,同鄉、親屬之間“以老帶新”逐漸發展;各團伙之間“結幫不結伙”,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為逃避打擊,犯罪分子利用QQ、MSN等網絡通信工具溝通,將假藥偽裝后通過物流公司運輸。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以及一些不法藥店、診所已成為假藥主要流通渠道。其中,網絡兜售假藥情況突出,競價排名、論壇、廣告等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一些網站、網頁上假藥信息充斥。不法藥店、診所等已成為假藥流入的重點區域。
涉案金額達8000多萬元,抓獲嫌疑人20名
海南破獲“一條龍”制售假藥案
■鏈接
據新華社電 海南省警方17日集結警力,破獲一特大制售假藥案,搗毀制售、儲存假藥窩點1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繳獲制造假藥的半成品和原材料10多噸,假冒商標標識、藥盒、防偽標識等20多萬件,涉案價值8000多萬元。
今年7月,海南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根據相關線索發現,??谑型跄车热松嫦酉蚝颖钡鹊刭忂M制假藥原料,加工成假藥丸和板劑后往外省銷售。經過3個月深入查證,一個“購進原料―組織造假―聯系發貨―接收貨款”的“一條龍”犯罪鏈條浮出水面。同時,偵查人員發現,王某犯罪團伙制售假藥的同時,也與其他犯罪團伙勾結,聯系購買假藥批發銷售,幫助其他犯罪團伙小量生產制造假藥銷售。
因其隱蔽性、再生性、蔓延性遠超以往,監管打擊難度增加
網絡為何成假藥“天堂”?
■分析
根據警方調查,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正成為假藥銷售的中樞環節。公安部經偵局知識產權處處長王志廣介紹,其隱蔽性、再生性、蔓延性,遠超以往,同時也給假藥監管與打擊增加了難度。
王志廣所在的公安部經偵局知識產權處,總結有一份“假藥犯罪內部報告”。報告認為,“建網頁+聊QQ+交物流+收匯款(或物流代收)”,已成為網絡假藥犯罪活動的基本模式。
濟南特大假藥案的主犯,沒有銷售藥品許可證,但他于2008年初至2011年4月,在“中國醫藥供求網”、“宸源醫藥信息交流中心”等網頁上,以濟南恒豐偉業醫藥公司名義,刊登廣告招攬生意。
上述調研報告介紹,除犯罪分子自設的網站外,“58同城”等生活網站、“馬可波羅”等供銷網站、“中國化工網”等行業網站、“中華企業錄”等企業黃頁、“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充斥著各種藥品信息。
一些假藥販子為擴大銷路,花巨資投入網絡搜索引擎競價。2010年,武漢警方破獲一假藥網站過程中,發現互聯網成為假藥銷售的新媒介。假藥通過互聯網的搜索競價排名,完成最關鍵銷售環節。
央視曾曝光其利益鏈,網絡競價投入,差不多占去假藥利潤的四分之三。以武漢破獲的假藥案中奧瑞希納為例,售假者以每盒32元購入,快遞費每盒20元,代收貨款者提成13元到33元不等,交給百度公司的競價推廣費約495元,最終售價每盒660元,凈賺約90元。
王志廣認為,這種通過網絡銷售的犯罪組織形式,使得犯罪活動隱蔽性更強,難以被發現、查證,而且執法部門打掉一個環節,其他不法分子就會迅速在網上搜尋到其他對象補上,難以根除。
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吳德清,總結濟南特大假藥案時也提出,網絡給推銷假藥帶來極大方便,信息海量發布、聯絡隱蔽簡單,追查生產、銷售源頭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