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自從在招聘網站注冊之后,我就不停的被各種保險公司、房產廣告電話和短信騷擾?!苯?,網友“slowlow”爆料,自己的個人信息遭到了泄露,給其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近年來,個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頻頻發生卻屢禁不止,近九成網友呼吁,國家應早出臺有關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規。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的范律師提醒網友,應加強個人信息自我保護意識。
網友“slowlow”表示,自己曾在某招聘網站注冊過,后來發生的一系列精神上的“被騷擾”是其始料不及的?!熬W站要求填寫真實姓名和手機號,因為是招聘網站我覺得也比較正常就寫上了”,“slowlow”說道,“誰曾想,我還沒投幾份簡歷,各行各業的廣告就鋪天蓋地的來了,我就奇怪了,怎么還會有賣保險、房子的廣告呢?”起初,“slowlow”并不知道是招聘網站泄了密,“我還以為就發幾條能消停了,沒想到之后的每一天這些廣告都能‘光顧’好幾次,就知道一定是招聘網站這里出了問題。”“slowlow”告訴記者,遭到電話、短信騷擾還是小事,個人信息泄露引起的不良后果卻是無法估量的。
記者在山東社區發投票調查發現,近九成網友呼吁,國家應早出臺有關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規。有近八成網友稱自己曾遭遇過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其中,對于可能泄露信息的部門,有近31%的網友選擇了“電信部門”,25%的網友選擇了“社交、婚戀網站”,16%的網友選擇了“銀行”、剩下28%的網友選擇了“招聘網站”、“保險公司”以及“房屋中介”。面對個人信息泄露后帶來的諸多麻煩,不少網友都選擇了“保持沉默,今后注意”。也有網友表示,個人信息遭到泄露與某些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也有很大關系,“很多個人信息被搜錄到這些搜索網站,只要輸入要查詢人的姓名,被搜出來就變得如此簡單?!本W友“賈小花”說。網友“miss01”也表示,目前大部分網民都會用搜索網站查資料,個人信息只要在網站上存在就極有可能被找到。另外,有近九成網友呼吁對個人信息的隱私進行立法保護,希望國家能夠早出臺有關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規。
今年7月,工信部曾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明確規定,未經用戶同意,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與用戶相關、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用戶身份的信息。而在2009年,《刑法》也早已將泄露個人信息入罪。既然早就有了法律保障,那么為何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卻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呢?對此,記者連線了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的范律師,他表示,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機制還不太完善,“我們目前只是在大法律上,也就是《刑法》,在宏觀方向有這方面的規定,卻缺少一般性法律、行政執法體系等微觀方向上的法律規定,而且收集證據比較困難,因為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何時、何地、被何人泄露出去的?!狈堵蓭熖嵝丫W友,要加強個人信息自我保護意識,除了在網絡上,若接到有關調查、推銷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電話、短信時,也要加強防范意識,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