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監測與處置機制》。根據機制,制作、傳播惡意程序或利用惡意程序牟利的移動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將進行依法處理。同時為配合該機制,制定《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描述格式》。
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是指運行在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具有移動通信功能的移動終端上,存在竊聽用戶電話、竊取用戶信息、破壞用戶數據、擅自使用付費業務、發送垃圾信息、推送廣告或欺詐信息、影響移動終端運行、危害互聯網網絡安全等惡意行為的計算機程序。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的內涵比手機病毒廣的多,如手機吸費軟件不屬于手機病毒,但屬于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
新出臺《機制》適用于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及其控制服務器、傳播服務器的監測和處置。根據《機制》規定,依據《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描述格式》行業標準開展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的認定和命名工作,由各單位對惡意程序樣本進行初步分析,并將信息匯總到CNCERT,由CNCERT統一認定和命名。移動通信運營企業負責本企業網內惡意程序的樣本捕獲、監測處置和事件通報,CNCERT負責惡意程序跨網監測、匯總通報和驗證企業處置結果。此外,對于涉嫌制作、傳播惡意程序或利用惡意程序牟利的移動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要求移動通信運營企業根據協議,對其進行處理,并報政府管理機構依法處罰,以打擊不法行為。
同時為配合《機制》,規范惡意程序有了判斷依據,工信部還制定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描述格式》。該標準,有利于各網絡安全專業機構和企業共享信息,避免重復工作,減少技術資源浪費。
下一步工信部下一步將通過加強技術手段建設、完善配套標準、加強用戶網絡安全教育等工作配合《機制》的出臺。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發揮媒體、互聯網企業、中國互聯網協會等單位的作用,廣泛宣傳移動互聯網安全知識,提高用戶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