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來自不同省份的幾名qq好友互相勾結,利用網絡傳輸工具,制作虛假銀行網站,編寫木馬程序病毒,盜竊多位銀行儲戶的存款近3萬余元。26日,兩名“網銀大盜”張某、張某某被銅山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制作“釣魚網站”截取信息
張某網名“乖囡”,21歲,家住泉山區,雖然僅小學文化程度,卻是個電腦高手。小學畢業后,把時間都花在了電腦上。2010年,張某無意中得知,通過向他人電腦種植木馬程序,可以截取他人在電腦上輸入的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銀行卡戶主個人身份信息,而且通過某些方式可以將銀行卡內的資金“洗”出來。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張某開始向網絡高人學習利用網絡傳播病毒。他進入了一個木馬qq群,結識了這個群的管理員“喜樂”,并從“喜樂”那里得到了木馬程序。研究多天,張某學會了自己制作網銀在線的“釣魚網站”,利用木馬程序截獲儲戶的銀行卡信息。但張某自己沒有辦法把截取的銀行卡內的錢“洗”出來,于是向師傅“喜樂”求教。
“喜樂”當即夸下海口,他能把銀行卡賬戶的錢“洗”出來,張某喜出望外,兩人談定,“洗”出來的錢扣掉一些必要開支,剩下的錢一人一半。之后,張某多次向“喜樂”提供所截獲的銀行卡賬戶信息。
“喜樂”原名張某某,38歲,沈陽人,初中畢業后無所事事,苦心鉆研電腦。除了“喜樂”的網名外,他還擁有“不知道”、“票務”、“哈利”、“實力老大”等多個網名?!跋矘贰崩脧埬车热颂峁┑你y行賬戶信息,通過“手機銀聯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秘密使用他人銀行賬戶內資金消費,后將資金套出,得款后私分。
qq好友交錯結伙作案
“網銀大盜”們的非法行為被銅山區公安局網警大隊盯上,今年3月和5月份,犯罪嫌疑人張某和張某某相繼被抓獲歸案。銅山區檢察院審查后,依法批捕了兩名犯罪嫌疑人。
銅山區檢察院查明,2010年5月至11月間,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張某與王某(qq名:“wwwroot”,已判刑)、沈某(qq名:“夜獨醉”,已判刑)等人交錯結伙,使用非法向電腦內種植木馬程序所截獲的銀行賬戶信息,通過“手機銀聯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秘密使用他人銀行賬戶內資金消費,后將資金套出,得款被上述人員私分。其中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參與作案6起,合計29740元。
“一些人給我提供通過木馬程序截獲的他人銀行卡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我在qq的群里發布低價出售飛機票的廣告,有客戶來訂購飛機票時,我就通過廣州的‘銀聯手機支付’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使用這些通過木馬程序獲取的銀行卡內的資金購買飛機票,我再將機票賣給客戶?!?/P>
張某某事后交代,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將錢從銀行賬戶里“洗”出來。
檢方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犯罪嫌疑人張某的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構成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現在,檢方已經依法對兩人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