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1月13日下午,國內網絡游戲行業的首個地方性標準―《上海網絡游戲行業服務規范》正式發布。東方網記者看到,針對廣大網游玩家比較關心的隨意封游戲賬號的問題,服務規范要求企業向用戶解釋被凍結原因,并將違規或爭議行為描述記錄在案,提供給有關機構審查,作為服務質量評估的一個依據。
據介紹,《上海網絡游戲行業服務規范》由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牽頭,會同多家業內多家知名企業歷時兩年編寫完成。作為全國首部與網絡游戲服務相關的地方標準,此次《服務規范》的出臺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未成年人賬號“受限制”
《服務規范》規定,網游服務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未成年人的賬號采取限制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提供未成年人家長監護渠道,并與家長溝通情況,協助家長了解未成年人參與游戲的狀況,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此外,網游服務企業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
網絡游戲應配備官方運營網站
《服務規范》規定,網絡游戲應配備官方運營網站,官方網站顯著位置必須刊登網游服務企業的經營性ICP許可證號和《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號等信息。網游服務企業應具有固定的、易識別的服務場所,并在官方網站上提供具體地址及有效聯系方式。如搬遷或停業,應通過各種渠道和有效方式告知用戶。
網游服務企業終止運營網絡游戲,或者網絡游戲運營權發生轉移的,應提前60日于官方網站顯著位置發布公告。網絡游戲因停止服務接入、技術故障等網絡游戲運營企業自身原因連續中斷服務超過30日的,視為終止。
帳號凍結需通知用戶
《服務規范》規定,網游服務企業應對帳號遭到凍結的用戶在其登陸游戲時予以提示,并在7日之內通過電子郵件或傳真或信件或官方網站公示等方式向該用戶出具帳號凍結通知。
網游服務企業如需對用戶做出帳號凍結以外的其它停權處理,應在該用戶登陸游戲時予以提示,并在7日之內通過電子郵件或傳真或信件或官方網站公示等方式通知用戶,說明停權原因和處理結果。
暢通用戶投訴渠道
《服務規范》規定,網游服務企業應當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提供用戶投訴的渠道,主要包括互聯網、電話、信函等形式,并在官方網站的顯著位置公布糾紛處理方式。
網游服務企業除了與投訴人有特殊約定外,投訴處理時限應不超過30日。網游服務企業應對投訴信息進行分析并按照服務承諾進行處理。
記者獲悉,《上海網絡游戲行業服務規范》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