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絡即時聊天工具的普及,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另一方面也給不法分子利用網絡進行詐騙帶來了可乘之機,網絡詐騙犯罪逐漸增多。近日,北京市海淀法院刑事審判部門對此問題進行調研發現,目前網絡詐騙案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網絡購物類。犯罪分子在互聯網交易平臺開辦網店,或直接開設購物網站,以打折、優惠等方式聲稱低價出售數碼產品、化妝品、裝飾品等價格較高的商品。網民先匯出錢款,卻沒有買到預期的商品。
名人評選類。犯罪分子以評選委員會的名義設立虛假網站,并向書法家、藝術家等特定人群發出邀請函,聲稱其已獲得某項獎項或榮譽稱號,邀請其參加活動,并承諾只要繳納成本費就可以將其作品集冊出版。為增加可信度,犯罪分子還在網站上放置其精心設計的評選過程、活動安排、往屆獲獎名單、頒獎嘉賓等虛假內容,極具欺騙性。
征婚交友類。犯罪分子通過網絡婚姻媒介,編造虛假身份,與受害人進行網絡交流,在騙取對方信任、確立交往關系后,選擇時機提出借錢周轉、急需醫療、家庭遭遇變故等理由,騙取錢財后便銷聲匿跡。此類案件詐騙數額較大,通常為幾萬到幾十萬元。
目前,前兩類犯罪案件有所下降,但征婚交友類犯罪案件正逐漸增加,成為網絡詐騙案件中的主流。其原因:一是隨著司法機關和有關媒體的宣傳、提示,廣大市民的防范意識正逐步提高,傳統類型的網絡騙局已經不容易得手。二是公安機關對網絡上存在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越來越重視,多次部署有針對性的專項行動,通過開展對互聯網搜索引擎、即時通訊服務、電子商務、供求信息發布網站以及博客、網絡社區、中小型論壇等信息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有效的清理了網上各類違法有害信息,凈化了網絡環境。三是通過網絡征婚交友,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正成為當今年輕人的潮流。一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在多個婚戀網站虛構身份,與多人甚至是幾十人同時交往,以戀愛、結婚為幌子,騙取財物。
為遏制網絡詐騙案件的增長,最大限度地減少此類犯罪,海淀法院刑事審判部門提出以下防范對策:繼續加強法治宣傳,增強群眾對網絡詐騙的防范意識。向群眾提示個人信息的重要性,防止群眾的個人信息被盜取和利用;建立對網絡環境的長期治理機制,加強對互聯網服務單位的管理,壓縮網絡違法犯罪的活動空間,保持對網絡犯罪的高壓打擊態勢;鼓勵當事人及時報案,提升當事人證據意識,為案件偵破提供必要信息;公檢法多部門聯動,定期對各類網絡詐騙案件進行信息交換和研究,保障各個辦案環節順暢銜接,并為立法機關和決策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