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這樣的案子太多了,在目前有關部門對虛擬網絡取證、破案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消費者如果能夠提高識別詐騙犯罪的警惕性和能力,許多損失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10日,山東邦源律師事務所李新振律師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8日,本報以《一部手機折射的網購亂象》為題,報道了網絡購物存在的諸多問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李新振結合自己的辦案經驗,總結曝光了騙子們的一些利用網絡和電信進行詐騙的手法。
“低價購物”設圈套
“豐田佳美2萬元,寶馬4萬元,全國送車上門,包過戶上牌―――看到這樣的消息時,消費者千萬別心動,以免掉進騙子們‘低價購物’的陷阱?!崩钚抡衽e例說,有的網站上會有許多二手車出售的消息,價格極其便宜,同時留有聯系電話。當你感覺便宜想買,打電話聯系后,對方會一步步套你―――先是給你一個銀行賬號,讓你付訂金;你付完訂金后,再讓你付過戶費;付完過戶費后,又可能說車是走私來的,要付風險抵押金……消費者的錢就這樣一筆筆讓對方套走了。
騙子們還可能通過木馬或快遞員途徑,獲取消費者網上購物的信息,并且熟知快遞“先付款后驗貨”的規則,因而趁機向消費者推薦:“您曾經網購過我們的產品,滿足了我們的有關條件,因此可以獲得一款免費的手機,附加一張可打折的充值卡,貨到后您只需將充值卡的錢交上即可?!钡鹊较M者付款后再驗貨發現手機或充值卡有問題時,對方卻以種種理由加以推脫。
此外,有的網站上還貼出大量低價出售手機卡的信息,比如“100元面值38元低價促銷,誠招各地代理經銷商”等。對此,李新振提醒消費者不要被低價或小惠小利所迷惑,因為不法之徒往往會利用這些誘餌騙人上鉤。遇事要多問幾個“可能嗎”,最好向電信部門核實后再出手。
“無抵押貸款”藏騙局
“免費提供長期貸款,無擔保,立等可取―――看到這樣的消息時,你也要沉住氣,千萬不要打電話聯系,否則很容易上了騙子們‘無抵押貸款’的當?!崩钚抡裾f,騙子們經常通過網站或其他渠道發布消息,稱能夠提供免擔保貸款。如果你與之聯系,他會聲稱貸款必須先付保證金或部分利息,并要求你辦理一張銀行卡,先打一筆“企業驗資款”到其賬戶上,證明還款能力,然后開通電話查詢功能以供他查詢。實際上,騙子們利用新辦銀行卡的初始密碼早就把錢轉走了。
騙子們在獲取了消費者的電話后,還可能利用“汽車退稅”等幌子進行詐騙。他們常常冒充稅務、財政、車管所工作人員撥打消費者的電話,稱“國家已經下調購房契稅、購車附加稅率、要退還稅金”,讓你提供銀行卡號直接通過銀行ATM機轉賬獲取稅款。隨后,又授意當事人在銀行ATM機上通過轉賬方式交納費用、領取退稅,利用當事人不熟悉銀行自動取款、轉賬業務的弱點,騙走其銀行卡上全部或部分資金。
除此之外,騙子們進行詐騙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獲取消費者的電話后通知其“中大獎”消息,引誘消費者交納各種費用;“提醒”消費者在某地刷卡需在賬戶中扣除,忽悠消費者踏進其設好的圈套;以“法院傳票”為名,稱被害人涉嫌洗黑錢,誘使其將錢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等等。
李新振提醒消費者,在進行網購的時候,一定要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信息,切莫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要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絕不向陌生人預付款、轉賬;萬一上當受騙要及時報案,以抓住一切可能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