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債臺高筑,中彩票大獎轉危為安
43歲的薛新洪是浙江省文成縣人。2006年,生意連連失意的他帶著對事業僅存的希望,只身來到長沙,開始策劃房地產營銷項目。由于對湘北地產市場缺乏足夠的調研,項目操作上頻頻失誤,公司虧損嚴重。
一次偶然的機會,薛新洪從朋友處了解到,衡陽作為湘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塞,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在地產投資方面上升空間較大。幾經考慮,他決定轉戰衡陽,重新開拓自己事業的新天地。然而,幸運之神并未光顧他。
“自2008年以來,我在衡陽經營的房地產策劃、營銷公司雖然策劃了多個地產項目,但仍一直處于虧損之中,不得不四處籌集資金甚至借高利貸,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至2010年3月,我已欠債200余萬元?!鞭k案檢察官提訊薛新洪時,他回憶說。
事業上的失利,背井離鄉的苦楚,夾雜著對家人的思念、對朋友的渴望,站在衡陽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城市中央,薛新洪倍感落寞,仿佛人生看不到絲毫的希望。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一張彩票點亮了他幾近頹廢的人生。
2010年3月的一個傍晚,忙碌完一天的薛新洪拖著疲乏的身軀路過衡陽市石鼓區柴埠門某投注站時,一個念頭猛烈地撞擊著他的頭腦,驅使他將身上僅剩的900元全部購買了福彩雙色球。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身在看守所的薛新洪說:“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像著了魔一樣。以前從來不怎么相信彩票這玩意兒,試試手氣唄,生意都已經這么慘了,說不定會走運呢!”
薛新洪果然走了好運。第二天,福彩雙色球開獎,薛新洪中了391.8萬元大獎。當時衡陽地區只中了兩注,時至今日,那個投注站還張貼著他中獎的喜報。
沉溺彩票,他很快又債務纏身
太容易得來的財富往往不懂得珍惜。本是上天的一次眷顧,薛新洪卻沒有好好利用這“第一桶金”。中獎后的他既沒有好好謀劃創業之路,也沒想守著這筆大獎老老實實過日子。
薛新洪先是獎勵自己一臺30萬元的轎車,又還清了之前欠下的200萬元債務。此時的他突然感到有些恐慌,391.8萬元大獎居然在這么短時間內就所剩無幾了,而他經營的房地產策劃、營銷公司也沒有因此有所好轉,他不得不又開始四處借高利貸。
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百般無奈之下,薛新洪又寄希望于彩票,他憧憬著能像之前一樣,中個大獎,償還那壓得他喘不過氣的欠款。他比以往更加癡迷彩票,出手更加闊綽,動輒幾千元、上萬元,有一次竟然下注6萬元。
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購買彩票,薛新洪還開通了網上銀行,在網上購買彩票。短短一年下來,雖也中過幾次獎,但中獎金額都不高,彩票投入和回報遠不成正比。對彩票的堅守,薛新洪不但耗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反而欠下了400萬元的高利貸。
絞盡腦汁,為還債精心設計詐騙
買彩票還債的希望一次次落空,而債務連本帶利一天天漲高。薛新洪心亂如麻,為盡快償還債務,并滿足內心不斷膨脹的買彩票中獎的欲望,他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2011年11月,薛新洪的公司接手了衡陽市某購物廣場全程策劃、廣告、招商、銷售代理等業務項目。當時,曾與他有過業務往來的陳某主動聯系他,希望購買購物廣場項目的商鋪開飯店。
為了使投資商相信自己有能力幫助他們預先低價購買商鋪,并有權幫助購物廣場預先收取投資商購買商鋪的認購金,薛新洪偷偷地找人私刻了購物廣場項目公司的財務專用章。
之后,郭新洪主動聯系陳某,稱其可以內部低價預訂購物廣場項目準備開盤的商鋪,并許諾陳某預訂6個商鋪,每個商鋪10萬元,半個月內通過炒作可獲利15萬元。陳某認為利潤可觀,和三個朋友一起又追加認購了兩個商鋪。
2012年1月2日,陳某等人將30萬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打到薛新洪的賬戶上,薛新洪隨后給他們寫了一張37.5萬元的借條,多出的7.5萬元即
是炒商鋪的贏利款。后來,陳某等人又分兩次將50萬元轉賬到薛新洪的賬戶上,薛新洪給他們寫了共計62.5萬元的借條,多出的12.5萬元也是炒商鋪的贏利款。
收到陳某等人的80萬元后,薛新洪用自己公司的收據單分別開了8個商鋪的認購金單據,每張收據10萬元,并蓋上私刻的購物廣場項目財務專用章。收據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又加上了法人單位的公章,陳某等人確信無疑。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購物廣場商鋪正式開盤當日,陳某前往咨詢,方才發現自己的收據系偽造的,其所購買的部分商鋪也已被人訂購了,感覺事態不妙,立即找到薛新洪。薛新洪見事情敗露,為拖延時間,他向陳某保證第二日還錢。陳某第二日再去找薛新洪時,早已人去樓空,馬上報警。警方隨后在長沙將薛新洪抓獲歸案。
落網后,薛新洪悔恨不已,他說:“原本以為我的人生因中彩票大獎發生轉機,誰料正是彩票斷送了我的人生。這不是彩票的錯,是我的僥幸心理和賭徒心理作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