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詐騙分子先注冊10個虛假網站,以賣奶粉、輪胎、招聘打字員等多種名義做幌子,然后以低額的保證金做誘餌,讓受害人匯款。款到后,便以手續費、保險費、稅費等各種名義要求繼續匯款。昨日,十堰警方宣布,該局近日抓獲了一個特大家族式網絡“釣魚”詐騙團伙,破獲網絡詐騙案件200余起,打掉虛假網站10個。
網上受騙憤而報警
2月23日,謝某到十堰市公安局張灣分局刑警大隊報案:因其經營一家嬰兒用品店需進貨,2月20日在百度上搜索一個賣嬰兒用品的網站,經過討價還價之后,給“李建偉”的賬戶打入了9850元現金。第二天,店主打電話稱貨已經到十堰,但是因公司有漏稅行為,需支付10000元的保證金,以保證自己不是公安局和工商局工作人員才能當面交貨。2月23日,謝某久等不見貨送到,又交涉未果,且再也聯系不上對方后,方知上當受騙,遂報警。
縝密偵查騙子落網
接警后,民警分析發現,自今年2月以來,我省多地市高發此類“虛假網站”詐騙案,涉案金額巨大,遂調集精兵強將展開調查,發現嫌疑人在武漢市青山區某小區出現。
3月12日,張灣分局民警在武漢警方的配合下,在武漢市青山區121街一民房內抓獲正在進行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某、黃某3人。當場扣押作案用的筆記本電腦3臺、作案用的手機50余部、銀行卡80余張、身份證30余張。
經審訊查明,王某、黃某、王某某是親戚關系,都是福建人。今年2月初,3人竄至武漢市青山區租房,以虛構賣奶粉、輪胎、招聘打字員等方式在網上詐騙,他們先是以低額的保證金讓受害人匯款,隨后便以手續費、保險費、稅費等各種名義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金額一般在幾千元左右。在受害人匯款之后,詐騙分子又會羅列層出不窮的借口要求繼續匯款,且款項金額越來越大。
經深挖,警方破獲該團伙網絡詐騙案件200余起,打掉虛假網站10個,涉案金額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