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全國“
掃黃打非”辦、
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九部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深入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傳播淫穢色情及
低俗信息專項行動。行動自3月初開始至8月底結束,歷時6個月,包括加強網上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管理、嚴厲打擊互聯網和手機淫穢色情違法犯罪、廣泛發動社會公眾監督舉報、形成打擊網絡淫穢色情強大輿論聲勢等7項重點任務。(2月28日《法制日報》)
其實,早在2008年初,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13個部委就聯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繼續開展依法打擊整治網絡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專項行動。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以互聯網視聽節目網站和提供
播客、博客、手機視聽服務單位為重點,組織開展一次網上淫穢色情和低俗不良信息的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對網上含有淫穢色情、低俗不良信息內容的網站欄目、標題、視頻做一次徹底地清理。
然而,時至今日,色情、低俗圖片、文字仍在互聯網、手機上興風作浪,陰魂不散四處傳播。筆者對此深有體會,現在點開各種網站,大都鏈接著網絡游戲的彈出式廣告,冷不防彈出的低俗圖片甚至
木馬病毒突如其然間占據電腦屏幕,低俗圖片旁邊還配著刺激、挑逗的文字。讓人不勝其煩。反復用鼠標點擊關閉才能換得片刻安寧,沒過幾分鐘那些畫面又不請自來,讓人郁悶不堪,好心情一掃而光。究其頑固之根源,不外乎一個“利”字,經濟利益當頭,難怪某些網站敢公然挑釁中央“掃黃打非”整治決心。
為了從網絡和手機色情信息中牟取利益,他們在網上橫行無忌,運用之手段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或依附于某“美麗”的網頁外殼上,或嫁接于某正規網站中,為網民設下了一個又一個“黃色”陷阱,其手段之齷齪、內容之惡俗、影響之惡劣已引起了社會有識之士的共憤。荼毒最深的恐怕是那些青少年,他們思想單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容易對網上新生事物產生好奇心,有人在這些色情、低俗信息的誤導下喪失理智,陷入深淵而不能自拔。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案例不在少數?;ㄒ话愕哪挲g,正是朝氣蓬勃、奮發學習的大好青春時期,如朝陽、如晨光,正蘊育著無限生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因為網絡色情一時迷惑了雙眼,辨不清前進的方向,他們的人生之路布滿陰霾。老師多年的諄諄教導可能付之東流,家長殷勤的呵護培養毀于一旦,令人惋惜、痛心??纯茨切├蠋煛⒓议L在網上用淚水寫就的真實故事吧,我們在沉重嘆息的同時,是否會在心底升起一股頑強的意念:將網絡、手機色情、低俗信息清除干凈,還網絡世界一片純潔、澄靜天空,還孩子一個健康、安寧的成長環境。
從這個意義上講,九部委深入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順應民意,合乎民心。一方面,廣大公眾應該自覺履行公民責任和義務,積極投身于這次行動中,抵制、舉報不良網絡信息。另一方面,九部門聯合整治行動別成了九龍治水。有關部門要明確各自職責分工,用法律手段健全整治網絡色情信息的長效機制。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創新工作思路。防止網絡、手機色情信息變身隱藏或者短暫休眠以后,風頭一過死灰復燃,打一場抵制網絡色情的持久攻堅戰,讓精神污染脫離公眾視線。比如,學校加大文化宣傳導勢,給學校電腦預裝過濾軟件攔截色情內容、過濾不良網站,保護孩子健康上網。再比如,在尊重公眾隱私權的基礎上,培養公眾文明健康的上網情趣,增強思想免疫能力。對不良網站與色情信息除了關閉、清除以外,給予嚴厲處罰。等等??傊?,只有多管齊下,形成制度合力與長效治理機制,才能筑牢網絡色情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