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話詐騙層出不窮 20天阻止22起電話詐騙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更新時間:2012-03-28 08:44:50
電話詐騙雖已不是新鮮事,但由于其形式多樣,總令人防不勝防,法院傳票、違禁郵包……各式詐騙手段總讓受害者在惶恐中稀里糊涂就將大量錢財轉到了騙子手中。隨著詐騙案的增多,許多銀行人員在辦理正常業務的同時,時刻注意提醒客戶以免受騙上當,成效顯著。
記者今天從杭州公安局了解到,自2012年3月1日至20日,杭州公安機關經文保大隊及各金融單位上報成功阻止的電話詐騙案件共計22起,挽回了多名受騙群眾經濟損失達115萬余元。
3月1日下午4點左右,客戶朱某收到詐騙短信后前往工商銀行城東景芳支行辦理匯款業務,大堂經理趙虹發現該客戶表現可疑便上前詢問,該客戶表明要在自助終端上匯款,趙虹立即上前詢問該客戶是否認識對方,會不會是詐騙。
該客戶邊接電話邊輕聲地說:“收到一條未取郵包提醒短信,打電話給對方,說我有件郵包里面有違禁品,刑警大隊已經介入調查,叫我把賬戶保護起來,把資金轉到安全賬戶里去?!?BR>
趙虹立即認定這是一起詐騙案件,讓該客戶不要匯款,但是該客戶堅持將卡插入自助終端機中準備匯款。趙虹立即制止該客戶并將卡從自助終端機上退出。由于該客戶疑慮重重,銀行工作人員陪同該客戶到派出所報案,在派出所民警的勸阻下,成功阻止了這起詐騙案件。另據該客戶反映其兩張卡內有人民幣10萬余元。
3月20日15點50分左右,中國銀行杭州蕭山支行下屬義蓬支行保安員楊小輝發現一名女性客戶持借記卡在自助銀行前邊接電話邊操作,便主動上前詢問情況,該客戶不耐煩地回答:“法院打電話過來,你不要吵我?!?BR>
結合近期發生的案例,楊小輝讓該客戶暫停操作,同時立即通知當班業務經理,并出示公安機關的防詐騙《警方提示》,在業務經理和保安的再三勸說下,該客戶終于把正在通話的手機交給銀行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向通話對方一表明身份,對方立即掛斷電話。
據了解:該客戶當日中午接到自稱是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電話,并在報出了她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后,說有一張法院傳票要處理, 囑咐該客戶保密,否則后果自負,具體情況可聯系杭州市公安局楊警官,然后叫該客戶拿卡到ATM機上去確認身份并按要求操作。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及時提醒、勸阻下,該客戶終于醒悟并表示感激,該客戶表示當時自己的卡里有36.5萬元。
綜合這22起案例,能第一時間成功阻止客戶被詐騙,尤其是能夠阻止通過自助機具操作的詐騙案件看,均是由于銀行工作人員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識別能力。通過近年來持續開展的防詐騙業務培訓教育,各金融營業網點的發現勸阻詐騙匯款的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從這些成功勸阻案件調查情況看:
(一)銀行工作人員在客戶臨柜匯款前都能貫徹“四必問”,即“為什么要轉帳?”、“是否認識對方?”、“對方是否是電信、郵局、財政、公安、檢察、法院的工作人員?”、“是否知道有轉帳詐騙?”對不聽勸阻的客戶要求其撥打110核實。在提問中發現可疑情況,第一時間予以勸阻。
(二)銀行工作人員在客戶臨柜匯款同時,出示電話詐騙類案件防范風險提醒單,再次讓客戶確認匯款風險,并要求客戶簽字,為匯款安全把好最后一道關。
(三)銀行工作人員(包括保安、臨柜人員、大堂經理)均保持高度警覺,發現客戶有可疑表現的,立即上前詢問并及時制止,在客戶受騙初期就被成功挽回。
(四)在發現客戶正遭受詐騙,并經銀行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的情況下,善于運用金融單位與110的聯動聯防機制,進一步確認情況,共同做好勸阻工作。
警方表示,最近由于詐騙手段、名目的增多,銀行在實際操作中會針對其他可能存在被騙可疑的轉賬進行提醒,比如退稅、中獎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