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無論是層出不窮的“匯款通知”,還是半夜響起的“午夜兇鈴”……越來越多的垃圾短信正成為手機用戶的噩夢。過去的十幾年,垃圾短信在中國雖人人喊打,卻愈演愈烈,已升級為“全民騷擾”。難道,“根除垃圾短信”真是個無解命題嗎?多位業內專家呼吁,希望難產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盡快出臺。日前,工信部表示要開展為期3個月的端口類短信群發業務清理整頓專項行動,要求5月底前建立垃圾短信撥測機制,并成立省內垃圾短信治理工作小組。
垃圾短信釣魚成功率萬分之五
中國的垃圾短信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1小時能發108萬條,每天至少四五百萬條,一個月就能發出上億條垃圾短信,而這還僅僅是一個小型群發垃圾短信公司的能力。
在剛剛結束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人大代表、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處副處長陳偉才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廣州2011年短信詐騙警情達2.7萬宗,比2008年上升60%。北京的短信詐騙情況更為嚴重,立案數量是廣州的兩倍多。全國短信詐騙案件10萬多起,經濟損失達40多億元。
而國內安全廠商360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360手機衛士攔截短信總量突破100億條,其中冒充親友欺詐、中獎釣魚詐騙、虛假慈善捐款等惡意欺詐短信占比高達24%。而全國10億手機用戶面臨的垃圾短信總量已超過千億條。
“對于詐騙短信,一般人不會相信,但據抓獲的犯罪分子供述,發一萬條短信就有五六人上當?!标悅ゲ疟硎?,這樣的撒網成功率依舊令人咋舌。
短信法醞釀多年卻“難產”
業內知名通信專家付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幾年前工商總局就說要出臺商業短信管理規定,至今無結果。正是垃圾短信目前在法律層面的界定尚屬空白,才使部分企業有恃無恐。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早在2005年9月,信產部就對外透露正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預計“將在兩個月內出臺”。這當時被稱為中國首部短信法,將從法律法規層面上予以健全,明確未經手機用戶許可,擅自發送商業性質廣告屬違規行為,發送者須受到相應懲處。
直到2008年,信產部電信管理局網絡信息安全處負責人仍表示“正在制定”,2009年時“正在報批”,隨后便再無聲音。 “難產的原因,在于工商總局對短信業務了解不夠,工商和工信部之間一些細節上又很難有效溝通。 ”付亮告訴記者。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符啟林表示,我國垃圾短信治理需要“綜合立法”。如在《廣告法》中進一步明確對廣告的定義、類廣告信息的發布、散布垃圾信息的認定等問題的規定,增加垃圾短信懲治內容;在《個人隱私保護法》中進一步明確公民在通信服務中應享有的權利;對于一些嚴重侵害公民@#$@*&安全與隱私權,并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有必要通過刑法來懲處。
工信部宣布整頓短信群發業務
今年兩會期間,中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徐龍代表提出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安全法》,從立法宗旨、監構、法律責任等方面規范信息使用和管理活動。
工信部也設立了“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鼓勵用戶通過短信、郵件、微博等8種渠道,主動舉報垃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有消息顯示,工信部已表示要開展為期3個月的端口類短信群發業務清理整頓專項行動,要求5月底前建立垃圾短信撥測機制,并要求通行管理局成立省內垃圾短信治理工作小組。除了加強垃圾短信自查自糾工作,和對涉嫌違規的垃圾短信群發業務進行處罰外,工信部還要求各省聯動,建立垃圾短信拔測處罰機制,責成基礎電信企業追溯發送源頭。
產業鏈大起底
“短信貓”群發每條成本2分錢
據本報記者了解,根據垃圾短信類型的不同,發送者賺錢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都離不開一個“騙”字。目前,最為常見的垃圾短信類型有三種:欺詐型短信、廣告型短信與誤導型SP短信。借助一種名為“短信貓”的群發工具,詐騙成本每條只要2分錢。
據了解,群發公司所需的硬件相當簡單,只需要幾臺“短信貓”提供群發功能,以及便宜的短信包月套餐卡。 “短信貓”是一種GPRS發射器,連在安裝了配套群發軟件的電腦上后,可以同時向幾十名到幾百名用戶發出短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制造出成千上萬條垃圾短信。在成本上,“短信貓”這種群發裝置便宜的只要數百元,發送量大的“高級貓”基本也在2000元以內。
在短信發送成本上,普通手機短信每條0.1元,但如果使用短信包月套餐卡,每條垃圾短信的成本就只需要幾分錢。某些特殊的短信卡價格更加便宜,價值100元的卡可發送5000條,每條短信的成本只有0.02元,而這種卡在出售“短信貓”的地方,經常會有搭配出售。
目前,運營商對這種垃圾短信有著明確的限制手段,但無奈“敵人太狡猾”。通常,運營商會對垃圾短信采取數量限制措施,例如每天一個手機號碼最多只能發送100條短信,如果有號碼發送短信異常,數量特別多而且集中,會采取7天內禁止該號碼再發送信息的處罰,但群發公司只要購入多張卡輪換用就可以輕松避開該限制。
上海警方揭垃圾短信四大謊言
“專業復制手機SIM卡,可監控他人手機通話”、“媽,我以前那張卡的磁條壞了,你把錢匯到這個賬戶吧”、“您有一份社保待遇補貼金未領取,今天下午是最后期限”……垃圾短息不僅讓人頭疼,更可能包藏禍心!
記者從上海警方了解到,作為電訊詐騙的傳播途徑之一,各種詐騙短信不斷翻出新花樣,其詐騙目的都指向市民賬戶里的存款。警方提醒市民,如果收到有詐騙嫌疑的短信,可直接轉發12110短信報警號碼。
謊言一:“社??ㄑa貼”即將過期
前不久的一天,金女士收到一條陌生短信,稱其有一份社保待遇補貼金2800元尚未領取,今天下午是最后期限,逾期不候。
心急的金女士馬上與對方聯系,一名自稱是社保局工作人員的女子接了電話,要求金女士前往ATM機進行補貼操作。金女士急匆匆來到ATM機前按照對方的電話指示進行操作,其實這是在向對方賬戶進行轉賬。
操作完畢后,“工作人員”再次打來電話,稱金女士操作出現故障,讓她換張銀行卡領取補貼,金女士卻下意識地查詢了剛剛進行操作的銀行卡,發現里面的錢竟然變少了,而缺少的數字恰好是先前她輸入的所謂驗證碼5000。金女士這才知上當了。
警方表示,此類垃圾短信詐騙主要由不法分子冒充社保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發送短信給被害人,謊稱被害人有一筆社保補貼未領取,讓被害人到銀行的ATM機上進行領取補貼操作,實際上是利用轉賬操作實施詐騙。
謊言二:“朋友的朋友”要求匯款
不法分子以群發的方式,隨機向當事人發送“款還沒有匯吧?以前那張卡的磁條壞了,請你把錢款匯到以下賬戶……”的短信,如果被害人正打算匯款或因拖欠別人錢款,收到短信后,便可能將錢貿然匯入騙子提供的銀行賬號,這是近期滬上的真實案例。
家住寶山的單女士日前接到在外地讀大學的女兒電話:“回家過節的火車票訂好了但錢不夠,要匯500元。 ”她趕到附近銀行,手機響了,是一條來自陌生號碼的短信:“款還沒有匯吧?以前那張卡的磁條壞了,你把錢款匯到以下賬戶……”看完短信,單女士沒多想就匯了款,回電給女兒后才知道上了當。
警方透露,最近還發現不法分子在短信中使用“房東”的關鍵詞,給被害人發短信,騙取所謂的房租。
謊言三:可復制他人SIM卡竊聽
正在和男友鬧矛盾的吳小姐看到手機上“專業復制手機SIM卡,可全天候監聽、監控他人手機短信或通話內容。咨詢電話652*****”短信,信以為真的她便撥通了對方的電話,很快,對方就打來電話,來電顯示竟是自己男友的手機號碼。這回吳小姐徹底相信了,先行支付了1000元的制作費,但錢匯出沒多久,對方電話又來了,說是還需要購買一部配套的手機,需12800元。吳小姐咬咬牙,把錢匯了過去。
然而,接踵而至的是對方表示為了防止信息泄露,需要保證金,并威脅吳小姐如果不支付的話,就要將這個信息告訴其男友,無奈吳小姐又將1萬元分兩次轉入對方的賬戶。不久后,騙子的電話又打來,要求吳小姐再支付一筆巨額的保密費,無法承受的吳小姐只好向公安局報了案。
警方說,其實在沒有原卡的基礎上想要復制一張相同的SIM卡是不可能的。一旦被害人與騙子聯系后,后者便利用“號碼隨意顯”的電腦軟件,將想要復制的手機號碼顯示在被害人手機上,騙取被害人信任,要求被害人繳納所謂的制作費、加密費等騙取錢財。
謊言四:郵局違禁包裹查出毒品
上周日,徐先生接到了一條落款為上海市郵政局的短信,稱其有包裹,但因地址不詳無法派送。徐先生按短息提供的電話與對方聯系,想不到得來的消息卻讓他大為震驚,這位郵政局工作人員稱在例行檢查中發現徐先生包裹內藏有毒品,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徐先生當即表示這個包裹與自己無關,于是對方就提供了一個所謂的公安局的電話,讓他自己聯系。結果這個所謂的公安局的電話一接通,對方就說可能是徐先生的身份證被人盜用造成的,而且查明徐先生的銀行賬戶也很不安全,于是徐先生焦急不安,自稱為警官的人在電話稱已為徐先生辦理了安全賬戶,只要徐先生將錢款轉到安全賬戶就安全了,但必須在兩個小時內轉賬,否則風險很大。徐先生當即趕到附近的銀行ATM機,將卡內的一萬余元全都轉到該所謂的安全賬戶。直到晚上回家與愛人說起此事時,才感覺不對,一查賬發現卡內一萬余元早不見了,而所謂的郵政局和公安局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
收到關于互聯網、移動電話網、固定電話網等各種形式信息通信網絡及電信業務中不良與垃圾信息內容(包括電信企業向用戶發送的虛假宣傳信息)可向12321舉報中心進行舉報。
舉報方式:
(1)電話:010-12321;(北京地區直接撥打12321)
(2)網站:www.222xx8.com;
(3)電子郵箱:abuse@12321.cn;
(4)短信:12321,在您要舉報的短信內容前面輸入被舉報的號碼,再加“*”號以隔開后面的短信內容,然后發送到“12321”;
(5)WAP網站:wap.12321.cn;
(6)Am321軟件:您可到wap.12321.cn免費下載安裝Am321軟件后,利用軟件向舉報中心舉報;
(7)飛信:添加舉報中心飛信號12321,根據飛信回復消息提示,進入舉報。
360公司副總裁李濤向記者表示,中國垃圾短信的防治需要政府、運營商、安全廠商、用戶以及媒體多方參與,缺一不可,才有可能對垃圾短信黑色產業鏈形成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