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網警支招 預防網絡詐騙
文章來源:浙江日報更新時間:2012-04-18 09:27:40
近日,淘寶網與國內最大的市場研究公司CTR發布了《中國消費風向標報告2012》。報告顯示,自2009年至2011年中,使用網購的消費者比例快速增長,2011年上半年增長速度環比上升6%。網購的重、中度消費人群增加,中度消費人群比例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首次超過50%。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發布今年一季度杭州網警報警處置中心的接警情況以及網絡詐騙案件預警:2900余起報警中,和網絡侵財類相關的報案、投訴占到65%。
盡管和去年同期相比,網絡侵財類的案件起數下降了2/3,但是,網警表示,隨著網購消費者群體日益龐大,加強網友安全防范意識,慎防網絡詐騙,尤為重要。
常見網絡詐騙有哪些?
網上購物詐騙
主要表現形式有:
A、不通過正規網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先讓買方付一些定金,然后一步步誘騙更大的數額,由于正規網上交易系統上沒有交易記錄導致投訴困難;
B、交易過程中詐騙買家登陸釣魚(典型的如仿淘寶網站)網站,騙取買家支付款項,而支付寶里不會留下支付信息,導致向客服投訴難題;
C、開店詐騙,嫌疑人給買家郵寄的物品與店鋪描述不相符,把詐騙行為變成糾紛,或寄給買家有明顯瑕疵的商品,然后答應買家更換,然后再寄給買家假貨甚至再無反應,這時往往錢已經自動付給騙子店家。另一種正相反,是嫌疑人冒充買家在收到貨品后要求退貨,并退給賣家空郵包以騙取退款等。
案例:4月上旬,網友“sxwc162438”在聯系一個QQ名叫“淘寶代刷客服”的人時,對方發給他一個鏈接,點擊進入后,他發現該網站實際IP屬地為美國,網頁設計風格明顯是一個仿淘寶的釣魚網站,對方當時還讓其停用阿里旺旺后進行操作?!皊xwc162438”差點上當受騙。
充值資費類詐騙
主要表現形式有:
A、買方充好以后聲稱沒充成功然后向客服投訴;
B、賣方在買方確認付款后撤消充值,使買家充值無效;
C、承諾返充話費時間不到就停止返充等。
案例:家住杭州秋濤路上的蔡先生,3月7日在網上一家叫 “迅捷充值588”的店鋪(已被封),辦理了預充620元,一年返還1200元話費的活動。交易完成后,他僅得到第一個月的返充金額100元后,就發現對方沒了蹤影。
虛擬物品交易詐騙
主要表現形式有:
A、在是否收到交易標的為沖突點(如:買家收到交易的虛擬標的物后又聲稱沒收到而拒絕付款,或者賣家給買家與原告描述不相符的虛擬物品),向客服交涉各說各的理,而客服又無法掌握真實情況,無法判定;
B、在交易完成后,原帳號的擁有者又向相關運營商提交證據把已經賣掉的虛擬帳號要回去,導致買家最終付出了金錢而得不到相關交易的虛擬物品。
案例:家住杭州新青年廣場的許先生平時喜歡玩網游,今天3月底在www.5173.com(專門進行游戲產品交易的網站)上,花費2600元買了一個游戲帳號,沒想到還沒玩幾天,就被賣家惡意找回,許先生很難再要回這個帳號。
另外,盜取QQ等聊天軟件帳號后進行詐騙案,也屬騙子慣用的手段。
杭州網警支招:
1、購物時注意選擇適當的交流工具(如果一個網店的賣家找理由讓你用QQ交流,就應當引起足夠的警惕)。
2、在交流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接收各種文件(如圖片、鏈接、壓縮文件、文本文件、各種程序等等)防止中木馬病毒。
3、要識別正規網站并且習慣查網站鏈接的歸屬地(比如可上www.1234i.com查詢),還要知道自己要上的網站真正域名是什么(比如淘寶網域名是www.taobao.com),知道真域名后,仿冒的釣魚網站就好認了,凡是對于賣家主動發來的鏈接(賣家在交流當中可能會以其它款式、其它店鋪等各種理由把新的鏈接發給買家),不要輕易打開,如果要打開,首先要查一下該鏈接的屬地,如果屬地是境外的,提高警惕,其發過來的網站有可能是釣魚網站。
4、店鋪里的東西過于便宜時要提高警惕。用低價商品吸引顧客然后進行詐騙,是騙子的常用手法。
5、看看店鋪的信譽和買家的購物評價,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6、使用類似支付寶這樣的規范第三方支付平臺。
7、搜索引擎上搜到的內容先打個問號。很多網友盲目相信搜索引擎上搜到的信息(如所謂的網站、客服電話、軟件甚至影音等),這個習慣容易被騙子利用。
如何預防網購詐騙?
不幸受騙如何處理?
除了迅速撥打110報警電話外,利用截圖等方式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非常重要。
另外,一些投訴舉報類報警可登錄杭州網警開辦的“平平安安”(http://www.pingpinganan.gov.cn/)網站,按照步驟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