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首先,信息公開是遏制謠言的前提。我們常說,謠言止于公開,謠言止于真相,都說明了信息公開的重要性。所謂無風不起浪,流言和謠言的產生,一方面反映了群眾有了解某一方面、某一事件的信息渴求,另一方面反映了這些信息未能全部甚至根本沒有通過正當渠道公布出來。掌握真相的政府失語,就會給小道消息和謠言留下傳播空間。
信息不但要公開,還要及時公開。西方有一句諺語,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在路上了。國外學者做過一項實驗,受眾于第一時間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數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可見信息公開得越早,越有利于澄清真相,辟除謠言。
其次,整治謠言是維護健康的輿論環境的必要手段。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中國社會體制改革的深層次發展,利益調整不可避免會帶來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由此必然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突發事件。但是,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追求幸福生活這一點上,政府和人民的目標是一致的。維護社會穩定,離不開一個健康的輿論環境。及時整治謠言,就能有效降低突發事件對社會可能造成的“第二次傷害”。中央政府及時采取一系列整治網絡謠言舉措后的輿情顯示,廣大群眾對此是真心擁護的。對于散布謠言對他人和社會安全造成嚴重侵害的行為,我國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侵權責任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中都有明確規定,這就為執法司法機關依法懲治境內外那些別有用心的、唯恐中國社會不亂的造謠分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P>
在及時公開信息的同時,嚴厲打擊謠言,有利于塑造陽光的、負責任的政府形象。面對突發性事件,政府的應急能力和執政水平,不僅體現在迅速開展應急處置、解決問題方面,還體現在及時披露事件真相、發布權威信息和應對謠言方面。容易滋生謠言的事件,往往與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信息公開遲滯,謠言應對不力,就會使單個事件的負面影響迅速擴散,嚴重影響政府形象。因此,及時向社會提供客觀的信息,不是等到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后再告訴公眾,這是政府對公眾負責的表現,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便捷途徑。新華社等權威媒體近期的一系列報道表明,此次中央政府果斷采取的一系列信息公開和整治謠言的重大舉措,贏得了公眾的擁護支持,對政府形象也是一次有力的提升?!?/P>
重視信息傳播,提升媒介素養,是各級政府機關當前必須重視的一個緊迫問題。中央政府近期的一系列舉措,為各級政府提供了一個應對輿情的成功范例。堅持信息公開和整治謠言兩手都要硬,才能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