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國宇通訊員王官震/文圖
幾個80后利用互聯網開通假股票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編造各種理由騙取他人錢財100多萬元。4月17日,新鄉市衛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網絡詐騙案件。
4月17日上午10時許,庭審開始,王金地、葉瑞、湯劍惠、官淑玲4名被告人被帶上法庭,其中湯劍惠和官淑玲兩名女被告人眼含淚光(如圖)。據悉,4名被告人均是80后。
王金地當庭供述稱,2011年春節他在家庭聚會上,看到有親戚朋友通過電信詐騙和網絡詐騙迅速致富,就動了通過網絡詐騙錢財的念頭。王金地先是伙同葉瑞購買了一張叫林錦房的人的身份信息并以林錦房的身份租了一套房子,又通過網絡購買周昌紅、馬丁要、楊長凱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為辦假網站、買域名、買空間、買網站版本和詐騙時用。為搞股票網站騙錢和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王金地又在網上購買了兩個上海的手機號碼。在做了這些準備后,2011年4月16日,王金地通過湯劍惠購買了3個可以屏蔽安全軟件的網站,他們用其中的一個名為富邦證券網的網站就成功詐騙109萬元。
在做好這些前期準備后,王金地對網絡詐騙進行了仔細研究。在建成網站的第三天,有一位李女士打入電話想花5880元加入富邦證券網成為D類會員。王金地首先扮演接線員。他為了取得李女士的信任,給她推薦了價值1680元的B類會員。李女士同意了,就向網站上面留的操盤手馬丁要的建設銀行卡上匯了1680元的會費。而后,王金地又改變自己的聲音扮演操盤手馬丁要,并聲稱每名會員都必須加入公司的同等會員入股資金來協同拉開公司的股票,這個入股資金不在公司的收費之內。然后李女士又匯入了38001元的入
股資金。2011年4月20日,王金地就將馬丁要建行卡中的4178元退還給李女士,說是幫她投資股票的所得。李女士很高興,對該網站更加信任。當天,王金地又對李女士說要得到股票漲停之前幾分鐘的買進信息必須交納信息開通服務費35萬元。就這樣,李女士又匯款35萬元。之后,王金地又把4813元錢作為獲利匯給了李女士。最后,當李女士匯入一筆71萬元的款項后,王金地就關閉了富邦證券網,扔掉了使用過的兩個上海手機號,玩起了失蹤。后王金地將所得90余萬元贓款藏匿于官淑玲處。
公訴人認為,被告人王金地、葉瑞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被告人湯劍惠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而提供網絡技術支持,3人都構成詐騙罪。被告人官淑玲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且予以窩藏、轉移,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當天的庭審直到下午才結束,案件將擇期宣判。
主審該案的李法官分析認為
網絡犯罪有以下特點:第一,網絡詐騙的犯罪主體呈現智能化和年輕化。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巧,并具備金融、貿易方面的相關知識。第二,網絡犯罪過程都是在虛擬的網絡上完成,網絡詐騙犯罪具有隱蔽跨地域連續的特點。這些增加了此類案件的偵破、證據收集、法庭審判的難度。第三,網絡犯罪收益大,風險小,更促使犯罪嫌疑人前仆后繼,有恃無恐。第四,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混亂,網絡詐騙所需的通信器材、網站建設與維護、金融轉賬服務都能在網絡中輕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