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期,太原警方陸續接到20多起不法分子利用QQ實施詐騙的警情,為避免更多群眾上當受騙,4月26日下午,太原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公布了一批典型QQ詐騙案件,并通過對犯罪分子作案手法進行分析,總結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以及廣大群眾的防范措施。
典型案例
案例一:2011年5月,太原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接到張某報警,稱其QQ號被人盜用,犯罪嫌疑人冒充張某身份騙取其網友郭某現金一萬元。接到報案后,民警偵查后鎖定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人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后,潘某及其同伙張某、廖某落網。經查,該團伙在全國范圍作案70余起,受騙群眾300余人,涉案金額200余萬元。
案例二:2011年7月5日,受害人原某(女)在網上用QQ和兒子聊天,兒子稱需要盡快還同學37000元錢,并告訴她一個銀行賬號,當時她兒子的視頻圖像也出現在網絡聊天中。原某信以為真,就讓單位同事往那個賬號匯款37000元,結果被騙。接到報警后,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匯豐責任區刑警隊成立專案組,在網警支隊的配合下,在廣東省抓獲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3名。
案例三:2011年9月22日,太原某高校學生閆某在網上看到一條出版社招打字員的信息,主要內容是:打10000字,支付1000元費用。閆某按照網頁所留的“客服QQ”,聯系詢問相關事宜并留下自己真實資料和聯系方式,出版社來電話約談,以交保證金為名,陸續詐騙閆某22000元。2011年10月28日,民警經追蹤,在廣西將以黃某為首的黃氏網絡詐騙犯罪團伙打掉。
作案手法
手法一:犯罪嫌疑人利用各種身份與目標QQ進行視頻聊天并截取目標QQ的視頻片段,取得目標QQ信任后,以各種理由誆騙目標QQ瀏覽帶有釣魚網站的鏈接,從而獲取目標QQ的密碼,在其不在線的時間段登錄目標QQ,使用事先截取的視頻片段,冒充目標QQ與目標QQ的好友、家人聊天,并以各種理由讓對方向其指定的銀行賬戶打款。此類案件中,目標QQ主人通常是年齡在40歲左右、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或遠在國外的留學生和駐外企業人員。
手法二:不法分子從網上購買QQ號碼后,冒充其他公司的身份發布虛假的招聘啟事或是中獎消息,利用不存在的高額獎品、獎金及高額回報,誘導受害人向其辦理的銀行賬戶匯款,從而達到詐騙受害人財產的目的。
手法三:不法分子通過制作一個仿真度較高的網站頁面,仿冒知名公司的網頁發布虛假中獎信息。不法分子以參加網站某種活動的形式在QQ聊天中通知用戶中獎,再以用戶中獎后需交納手續費、郵寄費、所得稅等為由,要求用戶繳納費用,詐騙錢財。
防騙策略
1.不要隨意接收陌生人發來的郵件及不明鏈接,防止因接收郵件、鏈接導致QQ號碼被盜。
2.在網上接到不明身份的來訪時,不要輕易透露自己及親友的個人信息等情況。
3.若發現QQ號碼被盜,要盡快取回密碼并更改用戶資料及密碼,及時通知QQ好友號碼被盜,謹防上當受騙。
4.如果遇到QQ視頻里的親戚朋友求助,一定要有提防心理,不要輕易匯款,盡量拖延打款時間,同時要通過多種渠道與好友聯絡求證,也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問題詢問對方,以驗證視頻真實性或證實其身份。
5.慎重對待中獎信息。正規的公司一般不會在QQ聊天消息中通知用戶中獎,也不會以任何名義要求用戶繳納中獎的相關費用。
6.在網上進行交易后保留好銀行打款憑證,如遇到網絡詐騙可以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依據。
7.當發現已掉入不法分子所設的陷阱時,要迅速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便公安機關迅速采取措施,凍結賬戶、終止交易,減輕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