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貴州省公安廳發布預警信息,近日有一種新型信用卡詐騙手法,不法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環環相扣,猶如一部“犯罪三部曲”。首先,網上購買個人信息,專找“休眠卡”;其次,制造假身份證,補辦掛失手機號碼;最后,補辦新的銀行卡,非法套取現金。
警方說,這種詐騙無須與人接觸,只要持有個人信息,撥幾個電話,就能將個人的信用卡盜用并透支。最近,南京市就破獲一起新型信用卡詐騙案。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高某和程某曾是某銀行工作的同事,隨后兩人先后離開銀行。由于生活日益窘困,兩人便商議用信用卡詐騙賺錢。
高某先從網上買來一些銀行信用卡持卡人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等。然后便開始篩選作案目標,最終鎖定那些長期不使用的“休眠卡”。
之后,高某又拉高中同學林某入伙。他們先是利用林某的照片和持卡人的身份信息辦了一張假身份證,再用假身份證到移動或聯通營業廳掛失持卡人的手機號,然后又購買了新的手機號。
等一切準備就緒后,高某以掛失為由,致電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服中心,稱自己的信用卡丟了,要求銀行補辦一張新卡。在銀行客服對其核實信息時,高某等人便以搬家、換手機號碼等為由,將受害人卡中的信息全部更改。當銀行將補辦好的信用卡寄到高某等人所提供的新地址后,他們便開始瘋狂刷卡套現。
去年5月19日,3名犯罪嫌疑人在領取銀行寄來的信用卡快件時,被守候的民警當場抓獲。經查,高某等人共用上述方式成功作案6起,涉案總額近28萬元。庭審現場,3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辯護人指出,銀行在掛失管理等方面不嚴謹,給被告人可乘之機,因而銀行在案件中也有一定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南京的很多銀行在此類案件發生后都接到了預警,并改進了掛失補卡的方式,要求當事人到銀行柜面領卡,而不是按掛失人要求將卡郵寄到指定地點。
警方同時提醒,持卡人要提高警惕,謹防新型詐騙。銀行也應該不斷更新有關程序,杜絕類似犯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