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5月16日,記者從威海公安局交警支隊了解到,因購車者個人信息泄密,今年全市共發生29起“購車退稅”電信詐騙案件,受害人累計被騙31.56萬元。
5月14日,一市民接到“市車管所民警李某”的電話,稱近期購買的車輛能退返部分稅款,可以撥打010-56106367與北京市稅務局聯系。該市民輕信了“李警官”的話,當即撥打了電話,在談話的過程中,該市民發現對方可能存在詐騙行為,隨即掛斷電話并報警。14日12時許,市民鞠先生接到自稱北京市稅務局辦理汽車退稅的電話,在對方的提示下,他匯款1000元后發現被騙。據民警統計,類似的“購車退稅”電信詐騙案件僅在2月份就發生了10起,今年以來,全市類似的電信詐騙案件共發生29起,市民累計被騙31.56萬元。
5月16日,市交警支隊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類詐騙案件大多發生在工作日,受騙人群多以新購汽車人員為主,多數受害人在掛牌10天內就接到詐騙電話。在“購車退稅”電信詐騙案件中,一般由女性冒充“專職”咨詢人員、取款人員進行詐騙活動,嫌疑人利用受害人不熟悉ATM機“卡卡轉賬”功能,將其銀行卡上的資金轉走。這些嫌疑人大多以告知受害人退稅為最后一天為由,要求受害人立即按照其指示操作,使受害人來不及認真思考之前即被騙。
對于犯罪分子實施詐騙能輕易得逞的原因,市交警支隊民警認為,除了冒充公安、財稅等權威機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以及受害人不熟悉ATM機“卡卡轉賬”功能手段外,犯罪分子對受害人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及所購車輛的時間、價格、車型、車牌號碼等個人信息情況了如指掌,使受害人完全放松了警惕,這才是導致受害人最終上當的根本原因。
“市民在辦理汽車上牌手續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個人真實信息提供給汽車經銷商、保險公司、中介公司及車輛4S店等處,這些環節都可能發生個人信息的泄露?!泵窬嵝咽忻瘢岣呒訌姺婪?、妥善保管個人信息的意識,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個人資料泄露給他人,要慎重選擇中介和保險公司代理人,并鄭重告知不要將自己的資料泄露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