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被告人廖某以開設網店賣名包為幌子,利用木馬病毒將上海一買家支付寶賬戶內的19萬8千元占為己有。日前,經上海市松江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廖某犯詐騙罪,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
2011年7月15日,秦小姐在一家名為“法國代購館”的淘寶網店中,看上了一款愛馬仕包,并以19.8萬元的價格訂購了2個。拍下商品后,秦小姐很快將貨款劃入了自己的支付寶賬戶。按照淘寶網交易規則,買家網上購物所支付的貨款先暫存于支付寶平臺,當買家收到貨物后,在支付寶平臺上點擊“確認付款”,支付寶才將錢款轉入賣家賬戶。
很快,網店人員給秦小姐發來一個“代購須知”的網址鏈接,要求秦小姐點擊查看,秦小姐不疑有他,便依言操作,但并沒有出現頁面。這個小插曲秦小姐也并未在意。
不料,次日上午,秦小姐再次登陸淘寶賬戶時,驚訝地發現她的淘寶賬戶竟已向支付寶平臺“確認收貨”,19.8萬元的貨款也被轉入了“法國代購館”賬戶。驚疑不定的秦小姐意識到,自己的賬戶可能被盜,于是立即報警。
原來,這家名叫“法國代購館”的網店只是犯罪分子設下的一個圈套,其目的就是騙取客戶支付寶平臺上的貨款。2011年,被告人廖某和幾名同伙在淘寶上注冊了“法國代購館”的網店,并發布了數條“愛馬仕”皮包的虛假銷售信息,以較低的價格吸引買家拍下商品后,廖某再發給買家一條“代購須知”的鏈接,要求其點擊查看,而這個網址鏈接就是整個詐騙環節的中心。
檢察機關調查后發現,所謂的“代購須知”網址鏈接其實是一款名為“釣魚”的木馬軟件病毒,廖某就是通過它盜取了買家的支付寶賬戶和密碼,隨后自行登錄買家支付寶賬戶點擊“確認收貨”,把買家轉至支付寶平臺的貨款收入囊中。
案發后,公安機關在湖南邵陽一網吧將廖某抓獲。松江區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廖某先是虛構出售名牌包的事實,騙取被害人將貨款轉至支付寶賬戶內,后非法轉移被害人支付寶內的錢財,以涉嫌詐騙罪對他提起公訴。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
檢察官提醒:提防網絡購物陷阱。如今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和發展壯大,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入侵用戶賬號竊取密碼的手段日益高明。本案中,不法分子在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后,誘使其點擊“釣魚”網站并盜取支付寶賬戶密碼,利用網絡實施詐騙。此外,網絡購物中不乏低價誘惑、高額獎品、虛假廣告、格式條款等其它陷阱,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在網購中要加強防范意識,挑選信譽良好的商家,選擇安全的交易方式,避免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