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日,蘇先生在智聯招聘網上看到一則招聘啟事,一家名為“Big5SportGood”的體育用品公司,正在招聘在美國華人聚居區工作的的店員和儲備干部,月收入為三四千美元。通過電話面試等環節后,對方要求他準備40萬元簽證保證金,并通知他前往北京進行簽證面試。然而,當他如約趕到北京后,卻發現對方電話已關機,自己銀行卡里的40余萬元已被轉走。目前,浦東新區警方已對此案展開調查。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招聘網站往往只是通過查看營業執照和公章的傳真或掃描來審核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因此,偽造證件或公章等行為顯得相對容易,由此導致的“假招聘”事件也不時發生。
受害人蘇先生:
轉200元驗證費,結果“丟”了40萬
家住浦東楊思的蘇先生,今年26歲,原先從事建筑行業。6月中旬,他在智聯招聘網上,看到一家名為“Big5SportGood”的體育用品公司,正在招聘在美國華人聚居區工作的的店員和儲備干部,月收入為三四千美元。看到這樣的待遇,蘇先生頗為心動,他仔細看了一下公司簡介:“美國排名前三的體育用品公司,還是一家上市公司。這么大一家公司應該不會是騙子?!彪S后,他在網站上把自己的簡歷投給了對方。
一周后,一名自稱姓曾的該公司工作人員,主動聯系了蘇先生,對他進行電話面試?!八麊柫宋乙恍┗厩闆r后,說等第一輪篩選后,再跟我聯系?!碧K先生說,對方雖然講的是中文,但語句間時不時會夾雜一些英語單詞,更讓蘇先生感覺放心的是,自己手機顯示,對方來電號碼的歸屬地是美國加州。
幾天后,又有一名工作人員聯系了蘇先生:“通知我第一輪已經通過,讓我去準備體檢證明、護照等材料,繼續等待下一輪的視頻面試?!?/FONT>
隔了幾天,電話又來了?!皩Ψ秸f由于部分應聘者因擔保金等問題,未能辦下簽證,因此我們這批人不用再視頻面試,可以直接錄用。”之后,對方還很熱情地跟蘇先生說了很多關于辦理簽證的事宜,“他說,保證金最少五六萬美元,越多越好,如果有房產、車子等證明就更好了,因為資金越充足,就越能顯示我沒有移民美國的傾向,簽證的通過率也就更大。”7月12日,蘇先生根據對方的要求,將40多萬元存入自己的一個賬戶內。
當天深夜,又有工作人員向蘇先生提出,辦簽證要收驗證費200元。“我想,他們從國外給我打了那么多電話,不可能只是為了騙我200元吧?!庇谑?,蘇先生打開了他們給出的大使館簽證驗證網頁,并通過上述賬戶的網銀,支付了200元。
7月15日,蘇先生前往北京辦理簽證面試事宜。抵達北京后,蘇先生趕忙撥打對方電話,卻被告知“你撥的電話已關機”。此時,蘇先生方才覺得不對勁,翻查銀行卡發現,自己存入的40余萬元只剩下了40元?!拔液喼辈桓蚁嘈抛约旱难劬?,還特地趕去當地銀行查看了明細?!痹瓉?月12日當天,在蘇先生打開對方給的網頁后20分鐘,他卡里的399900元就已被人轉走了。
“為了這份騙人的工作,我還辭去了原來的工作?!碧K先生現在越想越后悔,他懷疑,對方給他的那個網頁應該是一個“釣魚”網頁。
被冒充公司:
未在中國進行任何招聘活動
在網絡搜索引擎中輸入“Big5SportGood”以后,記者發現除了智聯招聘網之外,在北京、保定、無錫、青島等地免費發布招聘信息的網站上,均有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招聘職位很多是銷售經理,薪水高達15000-25000元/月,但對于應聘者的要求卻并不高,其中招聘要求中有一條竟然是“有無工作經驗不限,無工作經驗者更好,大專學歷應屆畢業生優先!”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根據招聘信息中的公司簡介,美國這家知名體育用品公司的名稱應是“Big5Sporting
Goods”,而非“Big5SportGood”。
記者隨后通過“Big5Sport-ingGoods”官方網站提供的信息,聯系上了這家美國公司,詢問他們最近是否在中國進行招聘活動。
7月26日,美國“Big5Sporting
Goods”公司法律顧問IanLandgreen發來了英文回復。他表示,他們公司目前沒有在中國進行過任何招聘活動,因此那些網站上出現的招聘廣告都不隸屬于Big5Sporting
Goods公司,很可能是由第三方組織的詐騙犯罪活動。他還說,他們公司已經采取行動將此事訴諸法律。
新聞背景
招聘網站審核程序差別不大,一般只看傳真或掃描
記者調查發現,其他招聘網站在對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資質進行審核時,程序與智聯招聘網相差不大。
前程無憂銷售部的工作人員表示,前程無憂規定,在招聘網站上發布信息的雇主,必須具有合法有效的法人資格;每一次的職位信息發布,雙方都簽有合同,每一條招聘信息都要經過營業執照備案、廣告內容審核、廣告合同確認等程序。此外,即使企業的經營資質合法,如果招聘職位與企業經營范圍不符,也不得發布。招聘信息上線發布后,前程無憂還會進行自查,如其資質和招聘職位遭到求職者質疑(比如名為招聘行政,實為招聘銷售),前程無憂也會先將該信息撤下。不過,該工作人員也承認,他們在審核和簽合同時,大多數只是查看和保留傳真或掃描,在這個過程中,的確可能存在偽造證件或公章的行為,這就只能靠網站工作人員自行判斷。
中華英才網的招聘顧問徐小姐也表示,他們在審核企業的營業執照時,對方只需將營業執照副本的掃描件傳給他們就可以了。審核通過后,他們會通過郵件或傳真的方式把合同發給對方,等對方蓋完章后再通過掃描或傳真的方式回復給他們。除了文化傳播或餐飲行業的企業需要蓋印章的原件,以及部分企業需要和網站直接面談以外,大部分企業在招聘網站上刊登招聘廣告,整個過程都不用露面。該公司銷售部的張小姐坦言,營業執照副本其實也很容易偽造,他們也只能盡到一種形式上的審核職責。
智聯招聘網:
要求提供營業執照和公章很難當面確認每個企業
昨天,記者搜索發現,這家所謂的“Big5SportGood”公司在智聯招聘網上的招聘信息,已經不復存在。
智聯招聘網的客服工作人員陳小姐透露,該公司在刊登招聘信息的時候,曾提供了公司的營業執照、公章等證件證明,在網站上刊登的信息描述上也沒有任何違規的地方。但對于之后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所遭遇的詐騙事件,智聯招聘網是無法控制的。
智聯招聘網工作人員陳先生介紹,當企業需要發布招聘信息時,他們需要對方提供營業執照和公章,但基本都是采用傳真或掃描的形式,包括之前對Big5SportGood公司的審核也是如此。他進一步表示,智聯招聘的業務涉及全國50多個城市,很難做到對每個企業都當面確認,因此也只能用這種方式進行審核。他坦言,之前也曾遇到過“騙子公司”刊登招聘的事,發現后就立即撤掉招聘內容?!拔覀冊诮拥角舐氄叩姆答佂对V之后,馬上就將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給撤下了。”該工作人員稱,如果警方在調查過程中需要他們提供當初的資料,他們會積極配合。
法律界人士:
網站有審核就可不擔責應聘者最好與招聘方面對面
如果消費者因看到招聘網站上刊登的虛假招聘而被騙,招聘網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對此,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張黔林律師認為,公司在網上刊登招聘信息時,招聘網站既然要收取一定費用,那就有審核的責任。但他認為,這種審核的確很難,因為網站不可能對每個信息進行驗證核實。如果招聘網站根據程序進行了審核,但因招聘企業提供的資料卻是偽造的,這種情況下,受騙的應聘者如要追究招聘網站的責任,的確很難。
因此,張律師提醒廣大應聘者,如果招聘方要應聘者交培訓費、押金等,應聘者必須提高警惕,尤其是還沒有見過面的公司,更不能盲目相信。
昨天,記者獲悉,浦東警方已經介入對該案的調查。警方同時提醒市民,應聘者在網站獲取用人單位招聘的信息后,應對招聘單位的背景、公司所在地等方面進行了解,最好能夠與招聘公司的工作人員面對面接觸,以防遭遇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