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借助網絡購物詐騙的案例越來越多,網絡騙子主要是利用購物者急于拿到貨物的心情,分若干次讓受害者往指定的賬戶打錢,結果往往是收到錢后發劣貨或拒絕發貨,將錢卷跑,讓受害者錢物兩空。
【案例】近日,河北省井陘縣公安局微水刑警隊接到轄區某村張某報案稱:前幾天,他在網上找到了天津一家焊條總經銷網站,通過網站上的聯系方式,撥打了一個自稱吳經理的電話,對方稱至少4200元一噸焊條,要求先將錢打到賬上再發貨。后對方通過手機短信給了他一個開戶名叫王某的農村信用社的卡號,于是其便在當地信用社給對方打了8400元,經與對方聯系,對方告知下午發貨,可后來再撥打電話卻一直關機,這時才發覺自己被騙了。
【警方提示】為了防止網上購物上當受騙,河北省井陘警方提示,網購人員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不要輕信經銷網站,涉及大宗商品,最好不要通過網購。在網上購物時,應留意登錄的網站是否經有關機關備案,如購買的商品價格與市場價相差較大,不要輕易相信。同時,要特別注意了解付款方式的風險,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及貨到驗收付款,沒有中介平臺付款或先行付款的情況,盡量向企業銀行賬戶付款,不要選擇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以降低網上交易的信用風險,保證交易安全。如發現被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積極協助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