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莫名“分公司”招工收取體檢費
該公司員工向當地媒體反映稱,最近經常接到電話詢問北京分公司的招聘,但是自己所在公司是一家在合肥注冊的私營企業,在北京并沒有設站,更別談還發布了招聘信息。
根據應聘者提供的信息,公司員工登錄招聘頁面發現,這家北京“分公司”不僅冒用名稱,竟然還通過了執照驗證。這讓員工懷疑,是不是公司去年招聘時上傳的營業執照被盜用。而更讓公司擔心的是,很多應聘者給這則招聘打了差評,這會影響企業信譽和口碑。據應聘者反映,這家冒名公司不僅沒有單位名稱,面試過程也是草草結束,還直接開出了交納230元體檢費要求,“一看就是騙人”。
正規資質的公司被人在網絡招聘平臺冒名頂替,不僅造成品牌形象受損,還讓許多不明真相的應聘者上當受騙。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
有網友發帖訴說應聘經歷時提到,自己在國內某大型招聘網站上看到成都知名賓館市場部招聘信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發了簡歷。沒想到,這家賓館給他發來短信,直接要他現轉20元錢建檔費,然后再去接受培訓。沒有面試就要交錢,該網友表示自己很懷疑這則招聘信息的真實性。
“一些公司少的讓交幾十元的建檔費,多的要交幾百元的服裝費,應聘者要留個心眼,這樣以各種理由收錢的公司肯定不正規?!痹氜D多家公司面試的丁同學告訴記者,身邊的朋友通過網絡應聘,也遇到過這樣一些“黑公司”。
招聘平臺準入門檻低缺乏監管
應聘者反映的受騙情況在一些業內人士那里也得到了證實。一位負責合肥片區線上招聘信息發布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信息平臺收到較多的投訴有三種,一種是不合理收費,如面試時收取報名費、建檔費、風險費等,這種投訴最多;第二種是反映虛假信息,像一些招聘單位并不需要用人,發布職位信息只是為了作免費宣傳,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還有一種是不法商家盜用信息,如上傳別家資質證明,留自己的聯系方式,或是盜用他人電話,發布不實信息等。
“因為網絡招聘是一種新興行業,最近幾年發展較快,各種大小招聘網站魚龍混雜,有的資質審核比較嚴謹,有的可能給錢就能發布,給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別有用心的公司鉆了空子?!边@名業內人士說,主要原因還是發布信息的準入門檻較低,監管還不夠完善。
記者隨即登錄了一家招聘網站,嘗試發布招聘信息。注冊一個ID號后,點擊發布招聘頁面,寫完所需填寫的崗位要求、公司信息、聯系方式等數十項內容,不需要任何身份認證或是公司憑證,5分鐘即可完成操作,在招聘網站上免費發布信息。這樣簡單、快捷的方式誠然給用人單位帶來便利,但卻削弱了應聘者求職安全系數,所存在的隱患是不言而喻的。
“招聘網站的客戶有兩種,一種是大客戶,一種是散戶。大客戶會有專人跟進,上門辦理資質審核并存檔。散戶比較多,一般是自己上傳營業執照等證明,也會有客服人員聯系,但在這個環節中出現盜用或是虛假發布,平臺也無法規避?!蹦痴衅妇W站員工告訴記者,對于應聘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網站都不承擔責任。
“招聘企業的資質審核是不能透露的。如果出現侵權事件,網站不會幫助應聘者維權,只會做下線處理?!敝锹撜衅缚头藛T也給出相似的回應。
網站須對企業進行資質審核
不承擔責任、不幫助維權、無法規避風險,這些在許多應聘者聽來像是急于撇清責任的說法,卻在行業中形成了共識。到底作為提供平臺的第三方,招聘網站是否要對發布的信息負責任,應聘者能維護自身權益嗎?
“從用工單位的角度說,在招聘過程中是不允許收取各種費用的,應聘者有權要回。而發布虛假招聘信息、隱瞞事實真相的合法企業則處于邊緣地帶,因為勞動法基礎法律關系不明確,法律原則上承擔責任,但落實起來很難?!卑不帐÷蓭焻f會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國平說,從信息發布的平臺方看,完全不承擔責任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范國平指出,網絡平臺應承擔一般形式審查的責任,核對企業的營業執照、公司代碼等內容。只有資質審查通過的企業,才允許發布信息。若是對沒有經過審查的公司直接放行,在招聘過程中造成應聘者利益受損的,平臺方要對損害結果承擔責任。
“不僅要進行資質審查,誰來審查、審查什么、審查結果都應該作出明確規定?!卑不帐∩鐣茖W院研究員胡從發補充道,目前對招聘網站的監管主要依靠行業自律,所以還應將審查過程透明化,公示給應聘者,防止出現暗箱操作的行為。
記者調查中發現,許多招聘網站并沒有開通投訴電話或是在網頁醒目的位置提示投訴通道,應聘者大多通過郵件或是點評等方式反映,受理起來會有一定的滯后性。
“這需要相關部門加強規范管理,要求這類服務性網站建立便捷的投訴反映機制。平臺方在接到投訴后應限時受理,可以在被投訴的信息頁面上注明提示或是暫時關閉頁面,核查之后給予公開答復并處理。若是超出時限或是放任疏忽造成應聘者損失的,要承擔相應責任?!焙鷱陌l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