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日,云南省政府下發汛期預防地質災害的緊急通知,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一個有效依據。通知提到,預警信息要利用廣播、電視、電子顯示屏、互聯網、報紙、電話、手機短信等多種途徑發布出去。
通知要求,云南省級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要組織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督促檢查,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通報表揚,并給予獎勵;對發生較大責任事故的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規定對責任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完善預警預報體系 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該通知提到,截至8月31日,云南省地質災害發生數、人員傷亡數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省相關部門要確保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氣象、水利部門加強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
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體系,利用廣播、電視、電子顯示屏、互聯網、報紙、電話、手機短信等多種途徑,及時將預警信息發布出去,便于各級、各有關方面迅速采取避災減災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案例
強降雨來臨前,如果對汛情有有效的監測、評估和預警,群眾就可以做好一些防汛措施。而且對農業生產全程“護航”也能起到作用。
對此,西雙版納州氣象局將一大批氣象科技成果應用到防汛減災中,利用氣象科技創新支撐防汛減災。
還有,昆明市建成了多個覆蓋全市的中尺度自動氣象站,建成昆明市移動氣象臺(氣象應急保障車),發生在昆明的暴雨、暴雪、寒潮、干旱、雷電、大風、低溫、霜凍、冰凍、大霧等氣象災害監測率超90%。
必須搬遷避災的 征求群眾意見后制定方案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牽頭組織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巡查工作。要對陡坡下和溝道附近的居民點、城鎮地區、山區丘陵區中小學校、旅游景區景點,以及水利水電工程、礦山、公路鐵路沿線、江河沿岸、重大工程建設區等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進行逐一認真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對必須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采取臨時緊急避讓措施,并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制定搬遷避讓方案,轉移并妥善安排好受災人員生產生活。
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體制機制,切實提高災害應急響應能力。凡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基層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迅速組織群眾轉移并做好安置工作,對危險區域要設置警戒線,防止群眾在轉移后擅自再次進入,避免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對于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居民點和企事業單位,要提前確定安全避災場所,在出現成災跡象時,及時組織群眾主動轉移到避災場所。
案例
經歷過一場大地震后,9月10日,昭通市大部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天氣。特別是彝良縣又遭受強降水暴雨。
云南省相關部門聞訊馬上趕往當地,對加強受災群眾安置和救助、加強安置點規范、安全管理等工作作出要求和部署。9月11日上午昭通市緊急調運餅干、面包等干糧,配套飲品、水果發給受災群眾,并及時搶通因洪災造成的道路堵塞,確保救災物資及時運抵災區。同時,動員群眾開展自救,用木板搭建簡易床,解決地鋪受潮的問題。協調救災部隊和地方警察,幫助安置折疊床,并新建安全的安置點,轉移接納新受災群眾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