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敬業的客服解釋起來雖說是振振有詞。但是我怎么知道官方短信也這么誤導呢?如果我按提示用光了流量,算多出來的話費誰買單呢?
此間名列消費陷阱投訴前列的手機流量誤導行為,又有了新的伎倆。最近廣州的劉先生就非常郁悶地中了招。先前,他的愛瘋手機收到了聯通官方短信,說是當月套餐還剩余1698M流量。于是劉先生就放心使勁地用,結果3天不到,又收到聯通官方短信,說是流量耗盡。
劉先生覺得奇怪了,沒出國沒用視頻,頂多發發微博,再怎么用也不可能一天用幾百M啊。趕緊致電客服查問一下才知道,原來先前聯通官方短信提醒的所謂剩余大量流量里面,有1G的流量來自聯通贈送、但是必須要通過下載客戶端,并且必須定向使用于聯通自己的紅圍脖活動。
問題是,這1G流量摻入到正常的客戶流量包里,既沒有得到用戶的授權允許,也沒有及時向用戶溝通其使用范圍。而聯通官方信息統計的流量信息前后矛盾口徑不一致,倉促發出來,只能說是砸了自家平臺的公信力。
敬業的客服解釋起來雖說是振振有詞,但是僅從微博渠道看,確實有眾多實名加V的用戶都受到了來自聯通官方信息類似嚴重的流量信息誤導,不幸我也中了招。我怎么知道官方短信也這么誤導呢?如果我按提示用光了流量,算多出來的話費誰買單呢?
因此,雖然是由于職業的便利得到了廣東聯通方面客服解釋和歉意,但是我個人仍然堅持建議,廣東聯通應盡快修正類似的誤導信息,并且趁早為自己官方信息傳遞的誤導錯誤鄭重向用戶致歉,或許會化危為機,得到更多用戶的自發擁護。
又豈止是聯通,電信、移動,隨著如今的智能手機、智能PAD、智能電視的普及,移動互聯使用頻繁,由此引發的資費不透明、流量計費不科學、寬帶陷阱也是最多,引發的電信欺詐案件層出不窮。就在本月初,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伍某涉嫌電信詐騙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此君涉嫌冒充中國電信公司工作人員,向客戶推銷實為佛山電信無限寬帶50元1G省內流量預存付費套餐3G無線上網卡,卻是謊稱該卡有可上網時間3600小時功能,包年價格為898元/套。截至案發,55人中招。
可惜的是,如今的電信運營商們習慣于采取鴕鳥政策沉默是金,習慣于讓“臨時工”的客服拿自己的規定不斷解釋,而運營商們自己卻是絕不會出來擔當。于是,隨意的促銷手段繼續大行其道,傲慢地自以為是的解釋越來越多,而坑爹的消費陷阱引發的投訴爭議越來越多。如此循環,即使可能會因為部分市場的壟斷狀況而得以暫時的縱容,但是真正到了法制社會充分市場競爭環境下,則一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當然,消費者上當受騙,很多未必全都是運營商的錯,但作為提供服務的電信運營商,卻是難逃其責。電信業從固話到移動通信,再到移動互聯上網,運營商賺得盆滿缽溢的同時,卻是忽略了對消費者起碼的告示知情權。不斷地提供眼花繚亂的套餐,不斷地誘導刺激消費者,不斷地忽悠寬帶提速,結果是,消費者付出的話費越來越多,不滿意的體驗越來越高。尤其是很多并不實用的手機應用,愈益讓消費者感到手足無措,只能任憑運營商“解釋”。
之前類似打著便民旗號的電信移動聯通之間的手機攜號轉網,之前喊著和諧的電信固話移機便利,喊著與國際接軌的國際話費調價,基本上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傳出去實在是個笑話。但愿電信業類似坑爹的冷笑話不會再次上演。戴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