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13日發布2011年度全國信息網絡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移動終端病毒疫情調查結果,2011年計算機病毒感染率為48.87%,已經連續4年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制作、販賣、傳播木馬的產業鏈日趨成熟,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玻埃保蹦辏保苍拢度罩粒玻埃保材辏痹拢度?,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舉辦信息網絡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移動終端病毒疫情調查,調查內容主要為我國計算機、移動終端用戶2011年以來發生網絡安全事件狀況以及感染計算機病毒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68.83%的被調查單位發生過信息網絡安全事件?!拔葱扪a網絡(系統)安全漏洞”(57.26%)、“弱口令或缺少訪問控制”(39.62%)仍然是導致發生網絡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健說,計算機病毒感染率連續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廣大網民的安全防范意識逐步提高,同時,網絡安全防范的門檻和成本逐漸減低,防病毒軟件的使用率逐漸提高,從而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傳播。另一方面病毒制作、傳播的針對性強,定制病毒得到快速發展,網銀、網購等網站及其用戶仍然是主要攻擊目標,網絡安全告別了病毒大規模入侵的年代,感染的絕對數量減少。
調查發現,我國計算機病毒主要通過電子郵件、網絡下載或瀏覽、局域網和移動存儲介質等途徑傳播。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病毒通過網絡下載或瀏覽、移動存儲介質和電子郵件傳播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只有通過局域網傳播比例略有下降。大量掛馬網站的存在是病毒傳播的主要根源之一。
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計算機病毒主要造成密碼、賬號被盜、受到遠程控制、系統(網絡)無法使用、瀏覽器配置被修改等破壞后果,與2010年相比,均呈上升態勢。2011年底,出現了大規模的信息泄露事件,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脅和侵害,網絡安全形勢嚴峻。政府網站和金融行業網站仍然是不法分子攻擊的重要目標,經濟利益驅動仍是編制病毒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