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截至2010年底,巴西網民人數達到7730萬,成為拉美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網絡不僅成為巴西網民獲取信息、加強溝通和享受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成為謠言傳播、商業欺詐、個人隱私與權益受損的新方式。為了保證國家信息安全,保護網民合法權益,巴西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
巴西政府非常重視網絡安全,認為“網絡治理與全球氣候治理和能源開發一樣重要”。早在1995年,巴西政府決定成立互聯網管理委員會,由總統府、通信部和科學技術部共同管理,由21名成員組成。2003年9月4日,第4829號法令對該委員會的職能作出具體規定:包括制定巴西互聯網使用和發展的戰略與計劃,提出并實施對各種在線活動監管的細則和程序,實行域名注冊制、互聯網通訊協議地址分配制以及以“br”結尾的頂級域名管理制度等。該委員會在推動網絡有序發展、維護網絡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
2009年10月,巴西司法部出臺《全國互聯網民事總則草案》。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后,于2010年5月30日出臺修訂版的《全國互聯網民事總則》,規定互聯網的使用在遵循表達自由、個人隱私和尊重人權原則的同時,任何網絡承運商和個人不得利用網絡從事非法活動,任何非法網絡活動必須得到嚴懲;采取透明、民主和多邊的方式,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網絡建設與維護;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確保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營造一個確保網絡健康安全發展的法律環境。這部法律明確規定了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商的權利和義務,成為規范互聯網服務的指導方針。
巴西政府還注重調動社會資源,著力培養守法合格的網絡人才。聯邦、州和市各級政府積極動員企業、大學、社團等社會力量,參與網絡建設和網絡安全維護,如資助他們舉辦“網絡治理”培訓班,或提供獎學金培養熟悉法律、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各個專業領域的網絡管理人才;還通過報紙、電視和手機等媒介主辦網絡運用與管理的講座和討論,加強因特網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網絡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