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回放:2012年12月25日,長春74歲的劉先生接到自稱是“老戰友”郭某的電話說出車禍了,需要錢。他分3次給林榮達(郭某提供的卡號和戶名)匯了2.5萬元。隨后,他撥打自己老戰友郭某江蘇的電話,對方說不知情,讓他報警。
“這種騙子很多的,我就遇上過一個,好在我沒上當受騙?!薄耙荒昵?,我也被騙了好幾萬……”
昨天,不少讀者打來電話現身說法,要幫老人破案。多位讀者表示,打來電話“猜猜我是誰”的,八成是職業騙子。
現身說法
他差點也被“老同學”騙了
騙子手法:路上出車禍――有人受傷要手術――需要3萬元――提供卡號及戶名
長春市民王樹秋今年76歲,去年12月9日的晚上,也差點被騙子騙了。昨天看了本報報道后,他趕緊撥通了本報熱線說了這事兒。
去年12月9日晚,王樹秋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問他:“你能聽出我的聲音嗎?”
他真沒聽出來。對方又說:“我是你老同學,你猜一猜唄?”
因為有一個同學在上海,他便說:“你是不是上海的老同學?”對方連連說:“是,是啊?!?/FONT>
兩人開始寒暄。對方說這次帶車過來的,人在沈陽呢,第二天到長春來看他。一聽老同學要來,王樹秋很期待。
第二天一早,對方打電話說出發了。中午,對方打來電話,說在四平把一輛車追尾了,前車有個女的抱孩子,孩子撞了風擋玻璃,生命垂危,需要3萬塊錢手術費。
王樹秋說,沒有3萬塊錢,只能湊3000多塊錢。對方說,那也匯來吧,并提供了司機的卡號及戶名林榮達。
掛了電話,他打算去匯錢。可他轉身一想,這得核實一下。因為老同學的兒子在上海,他便給對方打電話,索要其兒子電話號。對方很不愉快,還說現在都這么緊急了,還有時間問電話?一生氣便掛斷了電話。
王樹秋越想越不對勁兒,這錢肯定不能匯。到最后,對方也再沒打來電話。
昨天,他也提供了那個匯款的銀行卡號和戶名“林榮達”。與本報報道的劉先生匯款的銀行、卡號、戶名一樣。
很明顯,這完全是職業騙子所為。
大連的朋友“被抓”需要拿錢“贖人”
騙子手法:晚上去洗浴――被警方抓了――想放出來,一人需要6000元
郭大娘今年都79了。昨日打來本報熱線說,自己也遇上過這種騙子。
去年12月20日,她接到了一個男子的電話。對方讓猜是誰,她說猜不出來。
后來,她說了一個“你是大連的×××吧?”對方馬上說:“是?!?/FONT>
她怎么聽,聲音都不對勁兒,對方解釋說感冒了。
對方說,出來玩先到沈陽再到長春,又留下了電話。
當時郭大娘琢磨,大連朋友已經80多歲了,怎么能自己跑出來玩了呢?
第二天上午,對方打來電話,說晚上和幾個朋友喝酒去洗浴了,有公安去查把他抓了。一人需要6000塊錢才能放出去,一共需要3萬。還說,有死期存款也先取出來吧,等回來給補上。
郭大娘的孩子們正在家,趕緊給大連朋友打電話,驗證了大家的推測――遇到騙子了。
對方又來電話,是郭大娘孩子接的:“你別騙了。”對方便掛斷了電話。
警方提醒
不要草率匯錢一定要核實
李俐明在長春市公安局朝陽區分局做技術工作。他當了多年刑警,接觸過大量被騙的案件。
他認為,老人愿意回憶,特別是對老戰友、老同學感情更是深厚,退休后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比較少,防范心理不強,誰說什么他們都相信,所以很多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另外,從生理來說,年紀增長,反應能力下降,遇事不經分析,盲目行事。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個人信息流失嚴重,它擴散后,就為騙子行騙提供了資源。
騙子手法很多,有冒充公安、法院、檢察院的,也有說是銀行要凍結賬號的。還有網絡詐騙的,如冒用他人視頻、照片,騙子以兒女身份去欺騙父母的。到了年終歲尾,騙子的行騙更加猖獗起來,要引起市民注意。
無論發生什么事情,要有防范心理,不能人家說什么是什么,一定要核實,不能草率匯錢或給錢。他表示,電話、網絡詐騙,從公安機關工作來講,關系到異地辦案,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