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2013年3月9日中午,成都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接到消費者袁(音)女士來電咨詢,反映其花了2000元購買的“小米”手機過了幾個小時就開不了機,無法使用,幾乎成了廢磚頭。
袁女士稱,自己在趕集網交易論壇上看到“小米”手機的個人銷售信息。于是,她根據信息發布人(賣家)留下的聯系方式與之聯系,達成交易意向后,約定在太升南路附件見面交易。
按照約定的時間,袁女士與賣家見面,在確認手機包裝完整后,當面向賣家交付現金2000元購買,并索要發票。但賣家自稱要趕著去上班,發票第二天再給,之后便離開了。幾個小時后,袁女士發現手機無法開機,便拿到小米手機售后維修中心鑒定,發現該手機是仿真機。此時,袁女士按趕集網交易論壇上的電話聯系賣家,卻發現賣家手機已無法再接通。
根據我國網絡商品交易的有關法規,以網店實名制、交易記錄信用評價體系、第三方信用支付體系等三大舉措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促進網絡交易的健康發展。
成都市工商局12315提醒廣大消費者:消費者在進行網絡交易時,要注意查看網店及賣家的身份信息、交易信用,保管好交易記錄,注意索取消費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