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廣州荔灣區法院的法官結合近期網絡消費所出現的糾紛高發區域, 為廣大消費者支招如何做個精明的網購達人。
雷區1:網購高峰快遞成慢遞
近年來,某些特殊日子(如雙十、雙十一)均成網購高峰,網絡商家為了提高銷售額推出眾多促銷和優惠活動, 使得網購交易量在短期內數量激增, 然而由于快遞公司負責送貨的人力有限, 致使不少快遞公司倉庫里的包裹堆積如山,送貨延遲比比皆是, 錯誤投遞、物品損壞、丟件的現象也隨之增多。
有消費者表示在“雙十一”買了一雙夏秋穿的高跟鞋, 平時4 天內可到的包裹等了快一個月才收到貨。收到貨時,天已轉冷,高跟鞋只能束之高閣。
法官提醒:節日期間快遞業務量大,某些快遞公司對于一些偏遠地區可能會選擇性不發件。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要查清楚快遞派送范圍,明確快遞公司是否確實會派送到收件地址。若一些急用的生活必需品,可選擇實體店或者同城的網絡商家購買;如確需購買時要做好快遞派送時間延遲送達的心理準備。
雷區2:是先驗貨還是先簽收
想必大多數網購者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在網店購物時, 賣家網頁會注明“先拆開包裝檢驗貨物后再簽收”, 而且有些快遞詳情單上會注明這句話; 然而快遞公司大都要求必須先簽收才能拆開包裝驗收。
兩者的規定相互沖突。消費者面臨的局面是,若不簽收則無法順利取貨;若先簽收再驗貨, 就意味著貨物已經過檢驗。消費者進退兩難,難以追責。
法官提醒:這其實涉及賣家與快遞公司誰的規定合法有效, 誰應當對貨物質量問題負責的問題?!?lt;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規定,快遞服務人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 應有義務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驗收無異議后,驗收人應確認簽收?!逗贤ā返?0 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快遞企業“先簽收后驗貨”的格式條款推卸己方責任,排除收貨人主要權利,應屬無效。對于產品的質量問題,即使消費者簽收后,快遞公司和賣家也不能免除對表面瑕疵和隱藏瑕疵的擔保責任。
鑒于目前難以一下子改變網購物流的現狀, 消費者可這樣做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當快遞人員要求先簽字才可驗貨,消費者可以先簽字,但是簽字的單子在驗完貨后再給快遞人員。如果不讓驗貨,應可投訴快遞員。
如果賣家要求先驗貨后簽字, 快遞公司要求先簽收后驗貨,消費者簽收后發現貨物外觀污損、數量短少,有權向賣家和快遞公司索賠;貨物外觀、數量皆沒問題, 而在使用時發現功能問題,則應盡快向網絡賣家索賠。消費者要保存好購物單據等以備發生糾紛時證明買賣關系及產品質量。
雷區3:“釣魚網站”下誘餌
消費者劉先生在淘寶網上購買商品,在跟客服人員聊天時,接收了對方發來的商品圖片, 后來付款時總是被跳轉至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 該平臺與支付寶付款界面相仿, 當時劉先生也沒太在意,直至付款后感到不大對勁,經詢問淘寶客服才知道是碰上釣魚網站了, 登錄網銀發現錢已被劃扣出去了, 他趕緊報警,但折騰了一大輪,還是沒有把錢追回來。
近來在全球頻現“釣魚網站”,相當多網購者上當受騙, 被騙金額少則幾十元,多則達上萬元。據相關統計,大約每12 個參與網購的網民中, 就會有一人遇到騙子。
法官提醒:
1、務必要安裝殺毒軟件、安全中心等軟件, 這類軟件可以幫助網民識別大多數釣魚網址且予以隔離, 并防止病毒入侵,在安全軟件的保護下上網,會大大增加安全性;
2、盡量在自己經常去的電子商務網站搜索資料,不要在貼吧或論壇這些地方去找客服電話或直接點擊打開相關的鏈接, 特別不要輕易打開不熟悉的網站地址,當遇到免費贈送會籍或Q 幣、超低價速購物或瞬間秒殺等網站、低于市場價幾倍提供機票火車票或旅行社預訂服務、彩票分析和博彩預測、一元點播熱門影片和視頻等, 消費者則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要因好奇或者貪小便宜的心理而貿然進入這些網站并進行付款。因為其中許多內容是騙子使用網絡營銷工具故意傳播, 極有可能這就是釣餌。
3、不要輕易接收賣家另行發來的文件, 因為正常賣家的商品信息都是在網站陳述的,不需要補充文件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