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都市單身男女希望借助網絡拓寬交友圈子,尋找真愛,但如果不擦亮慧眼明辨真假,很可能就落入他人精心設計的情感騙局,遭遇感情和錢財雙重損失。
今年以來,廣州市番禺區檢察院已辦理多宗利用網絡交友實施詐騙的案件。檢察官提醒,網絡交友時,若遇對方索取錢財,盡量冷處理。
騙招一:使用假身份
冒充軍人詐騙偷竊
從化人阿山是一名35歲已婚的無業男子,2012年4月初通過某婚介網站認識了家住番禺的王女士。阿山使用假名“王軍”,并冒充現役軍人,以“可靠”的形象取得王女士的好感,雙方迅速建立起男女朋友關系。
去年4月底,阿山以經商過程中資金急需周轉為由,騙取王女士兩張信用卡。5月初,阿山通過不法人員利用上述兩張信用卡套現94000元。阿山的貪欲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趁雙方相識共處的時候,取得王女士住所鑰匙,之后單獨前往其家中,盜走放置于屋內的鉆石戒指、玉石吊墜等首飾一批(共價值27753元),攜贓逃匿。
去年5月16日,王女士無法打通阿山電話,發現家中首飾被盜,才恍然大悟報警。
騙招二:博取同情心
謊稱車禍借錢
2012年12月10日,33歲的無業人員阿偉通過網絡聊天工具認識了26歲的李女士。短短數天后,雙方便相約見面。其間,阿偉接了一個電話后,向李女士謊稱其堂哥和堂嫂在東莞出了車禍,急需借錢做手術。
李女士經不住哀求,一時心軟向阿偉提供的賬戶轉入“手術費”4萬元。隨后幾天,李女士多次電話催促還款,均被阿偉以各種借口推脫。
12月19日,李女士意識到被騙后,報警求助。12月27日,阿偉被公安人員抓獲。
騙招三:虛構抵押物
偽造證件詐騙
2012年8月,相處一年的女友及其家人突然“蒸發”,給中年男子阿光留下一堆借條和假證件。交往期間,35歲的女友阿芬自稱單身媽媽,以小孩車禍、家人急需用錢等事由,陸續向阿光借錢,每次都會在借條上簽名,還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定期銀行存單放在阿光處。
有借條又有抵押,還多次與阿芬的家人打交道,再加上兩人關系親密,阿光一次次將錢借出,累積20余萬元。直到阿芬及其家人均聯系不上,阿光才趕去報案,發現女友的名字、所有的抵押物都是偽造的。
檢察官支招
遇索財盡量冷處理
通過辦理的案例,檢察官提醒網絡交往中的單身男女,做到三個正確選擇,防止情感受騙、錢財受損:
一是選擇采取實名制的大型婚介網站,不要在網上或是交談中暴露個人收入、財產等隱私信息,避免引來不法分子“青睞”。
二是堅持查看驗證對方“硬件”??辞鍖Ψ较嚓P的身份證件,必要時可到其所在單位進行核實。
三是選擇冷處理方式對待對方的金錢索取要求。對于宣稱親友出事的苦肉計,一定要眼見為實才能判斷是否借出;對于生意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即使對方提供“抵押物”,也應予以核實,避免正中不法分子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