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他們都有一個特點:
手機極少或根本不上網
流量就產生
文女士在石橋鋪開小店做生意,她說上個月花2000多買了一部三星手機,平時主要用來打電話,根本用不著上網功能,可上個月交話費時,居然產生了200多元的費用,而且大部分是上網流量產生的。文女士說,這個月初去營業廳辦理了10元包70MB上網流量的套餐,可奇怪的是她前一晚睡覺前特意將上網數據關掉,第二天起床一看,還是提示產生了一些流量?!巴迌荷蠈W去了,我也沒用手機上網,不曉得這些流量是怎么產生的?!?/P>
家住重慶北碚的艾先生今年58歲了,半年前他買了一部新手機,每月承諾了288元的話費,這個套餐中本來就包含了一定的上網流量,前幾個月話費都是正常的,可上個月的話費突然陡增到了900多元,超出的大部分費用是上網產生的?!拔疫@個年紀了,從來不得用手機上網,根本用不來,不曉得這些流量是啷個突然冒出來的?!卑壬芗?,他決定今天就把手機拿到營業廳,好好檢查一下。
加上前天我們報道中的周女士,三人都有一個特點:極少或根本不用上網功能,流量就跑掉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流量偷偷跑掉了?
到底誰“偷吃”了
手機流量
對于周女士遇到的手機流量意外陡增的現象,運營商工作人員分析說,很多運行在手機里的應用程序,會自動更新消耗流量,即便是關了機、取出電話卡,再重新裝卡開機之后,更新程序也會自動運行,造成流量陡增的現象。
運營商后臺系統問題?
但也有讀者和網友懷疑,可能是運營商后臺系統有問題,記者也就此問題咨詢了某運營商的一個技術人員,但對方沒有直接回答,只是避重就輕地建議換手機卡。
手機被綁定了黑客軟件?
為何沒有上網而流量被“偷”,昨天我們就這個問題咨詢了多位專業人士,大致會有以下這種可能性:
有一種可能就是手機被綁定了病毒性的黑客軟件程序,導致用戶身份信息被竊取,手機號碼被復制,這樣就算用戶關機后,仍有人盜用他的身份進行通訊上網,產生費用。
(我們查了下,有國內媒體曾報道,瑞星手機安全軟件相關技術專家說,有一些軟件開發者,因不正當原因,甚至會直接向自己開發的軟件里植入惡意軟件。一些病毒、破解軟件,也會導致流量超標。)
第三方軟件暗藏流氓軟件?
據《廣州日報》報道,安卓網資深編輯MOON告訴記者,流氓軟件是導致流量大量丟失的一大主要原因。這些流氓軟件被“縫”在了一些常用的軟件里,“第三方可以向常用應用軟件里直接植入惡意扣費,再重新封包?!?/P>
MOON稱,流氓軟件被植入應用軟件后,很快就會產生費用,例如,一款流氓軟件設置短信確認權限,用戶只要點擊下一步“安裝”,即被扣費,這樣用戶很難察覺。
新聞名詞:手機第三方軟件
不是由手機公司自身出品的軟件,而是由專做軟件的第三方軟件公司制作完成。
如何防止流量“私奔”
首先有個觀念,并不是手機軟件越多越好。其次,可以采取一些辦法:
安裝正規的流量監控軟件;
最好關閉手機的自動更新、同步等功能;
退出程序后,要把后臺程序也關掉;
關閉蜂窩數據,有上網需要時再打開;
最好選擇在網絡較穩定的地方下載軟件或音樂等;
從正規渠道下載手機軟件,避免安裝流氓軟件;盡量使用WiFi。
有些“正牌軟件”會默默“跑流量”:
軟件后臺“偷偷”更新
3月28日,幾位專業人士也談到有一種情況,用戶關機前程序更新未完成,重新開機后自動繼續更新產生流量。
我們也發現,許多手機在出廠前就預裝了很多軟件,這些軟件中除了有一些來歷不明的軟件含有非法插件會“偷吃”流量,還有很多“正牌”應用軟件同樣也“偷吃”流量,則是由于其初始設置一般都是自動連接網絡和更新的,不僅如此,部分地圖、郵件、天氣預報、輸入法、日歷、炒股、游戲、主題等應用程序均會自動更新,從而默默地“跑掉”流量。
電子信息專業老師張博就曾對媒體說,不少人喜歡在手機上安裝一些即時聊天軟件和互動平臺軟件,不要以為在使用軟件過后按一個返回鍵就萬事大吉了。某些軟件里常常添加了廣告,廣告還被放在軟件中最醒目最容易讓人點到的位置,點開頁面后,一些看不見的圖片、視頻等軟件會迅速刷掉用戶的流量。
專業人士建議,用戶如果想搞清楚到底是哪種原因造成,可以到運營商那里打印一份詳細的上網流量清單,查看手機關機時段的流量情況。
如果在關機的時段內沒有產生流量,那么就考慮可能是第一種情況;如果仍然產生了流量,就很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盜,最好及時向運營商進行反饋。
還有人建議,“不需要手機上網的用戶,可撥打相應運營商的人工服務電話,辦理禁用上網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