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公安開發區分局轄區內近日發生多起電信詐騙案件,3月17日至24日連發3起。嫌疑人冒充公安民警,稱被害人包裹內有毒品,再一步步完成詐騙,涉案總金額達50余萬元。昨日,開發區警方在人流密集的樂購超市、泰豐公園、天江公寓等地向過往市民發放宣傳材料,揭露電信詐騙手段。
隨著網上購物的日漸風行,接收包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這也成了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新手段。3月23日20時許,公安開發區分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市民劉某報警,稱自己被詐騙了18.95萬元。刑偵支隊當即展開偵查。據劉某稱,當天下午他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天津市某郵局工作人員,告知他有一件包裹未領取,并提供了一個固定電話。由于前幾天女兒剛剛給自己買了一個榨汁機,劉某沒有多想就按照號碼打了過去。對方說包裹里有毒品,涉嫌違法,被移交公安局了,還給了他一個公安局的電話。為把事情弄明白,劉某撥打了該號碼,一名自稱是警察的男子在核實劉某的身份信息后,稱他參與販毒和洗黑錢,要接受公安局的調查。
劉某否認后,對方“提醒”他,有可能是他的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了,威脅到他的人身安全和銀行卡安全,并稱公安機關可以對他的銀行卡進行“安全保護”。隨后,劉某通過ATM機將18萬余元轉賬至對方指定的賬戶。
據警方介紹,近期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中,嫌疑人多是冒充公檢法人員,以“涉嫌犯法”、“接受調查”、“凍結賬戶”等方式,迫使事主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中上當受騙。民警提醒市民,警方不會通過電話調查案件。市民如果接到此類電話,不要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回撥,而應第一時間與屬地派出所聯系,或者撥打110。